欧联时报:别让食品安全成为华人被攻击“软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欧联时报:别让食品安全成为华人被攻击“软肋”
2009年05月25日 1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25日电 意大利《欧联时报》24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作为华人有责任为中国食品行业的声誉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粉碎中国食品危险论的恶意攻击。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和制度,严于律己,别让食品安全成为华人一再被攻击的“软肋”。

  文章摘录如下:

  发生在去年的奶粉事件曾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食品商店和中式餐厅在内的欧洲华人食品行业也难逃“牵连”。当时为了严格遵守当地的食品管理制度,也为了保证自己的正常经营,华人商家自觉把从国内进口的奶制品下架并且销毁。

  如今,在中国政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之下,奶粉事件的阴影已经开始逐步消除。据报道,曾经一度被迫退出意大利市场的中国奶制品饮料和食品又被重新摆上了货架,而且销售形式十分看好。

  奶粉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消除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恐怕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尽管纷纷扰扰的奶粉事件只能算是一个个案,尽管中国政府在对待此次事件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值得赞叹的负责和严谨,尽管此次事件所带来警示作用值得我们重视,但是在似乎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我们也更应该认真总结一下得失。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经历过后,中国政府势必会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保证食品安全;作为华人我们也有责任为恢复中国食品行业的声誉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责任维护中国食品的声誉,粉碎中国食品危险论的恶意攻击。不能让食品安全成为外人动不动就拿来攻击我们的“软肋”。

  中国的崛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这种吸引所带来的关注度也往往会形成一种压力。任何看似不过如此的风吹草动就可能在外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而对此我们只有更为严格的规范自身的行为,才能不止于授人以柄。回到事件本身,因为习惯口味的原因,中国奶制品食品在意大利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虽然奶粉事件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消除,但是事实上,欧盟对中国奶制品食品进口的政策依旧严苛,对涉及此类产品的华人食品行业的检查也依旧严密。对于从事此行业的华商而言,一边是充满诱惑的商机,另一边则是由可能更为严格的监管制度。一边是个人的经济利益,另一边则是关乎中国食品在世界上的声誉。孰轻孰重又该如何拿捏?答案不言自明。

  无论生活在海外任何角落的华人,但凡是跟中国沾边的事情无论正面还是负面,都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命运。也许是出于强烈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也导致了华人是一支民族特征和民族归属感都非常强烈的族裔。中国实力的彰显让华人能够扬眉吐气,而中国声誉的维护更需要每一位华人的努力的付出。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和制度,严于律己,别让食品安全成为华人一再被攻击的“软肋”。(博源)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