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对于香港,远虑更甚于近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文汇报:对于香港,远虑更甚于近忧
2009年05月26日 14: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26日电 香港《文汇报》26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对于香港来说,“远虑”更甚于“近忧” 。即:香港经济面对上海等内地大城市崛起,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香港经济会否在珠三角经济区崛起进程中“边缘化”?应当认清楚,如果香港经济不能以国家主体经济为依托,不能融入珠三角经济区而担当龙头角色,那么,他们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受负面影响。

  文章摘录如下:

  当前,香港社会的最大关切不是“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是甲型H1N1流感,甚至也不是香港经济正在继续恶化的衰退,而是——“香港的前途”。

  “百年一遇”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必须关注的。但是,它发端于美国,率先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核心部分(IMF语),即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香港虽说也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不发达,因而受这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冲击较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为轻。

  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固然会进一步影响香港,如何被克服也将影响香港金融市场监管和业务的前景,但相比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崛起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前景的影响更大。

  甲型H1N1流感无疑也是必须关注的。但是,只要严加防范和及时治疗,可望不至于演变成公共卫生危机,对香港经济政治社会前景不会有明显影响。

  “远虑”更甚于“近忧”

  2009年香港经济形势大体上将继续恶化。2010年首季或上半年可望复苏。2011年就业形势可望好转。换言之,当前经济衰退总的看不会如亚洲金融危机时那般严重。所以,“远虑”更甚于“近忧”。

  何谓“远虑”?即:在度过当前这一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香港经济能否恢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前的水平?香港经济面对上海等内地大城市崛起,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更严重的是,香港经济会否在珠三角经济区崛起进程中“边缘化”?这一系列问题,是香港大多数居民茶余饭后不断议论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至少有三种倾向是所有关爱香港的人们都必须引起重视的。一是积极的态度。例如,国际知名的香港企业家冯国经先生,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主席”,他在最近指出,香港在研究和讨论如何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时,不妨首先“天马行空”,设想香港要成为世界级的经济中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其次考虑可能性,考虑建议是否符合“一国两制”原则,以什么方法来克服障碍。他强调,要解放思想,不要自我设限,不要以为行不通就不敢提出来,造成一些前瞻性建议胎死腹中。

  再一种是消极态度。譬如,有一些朋友,个人财富已足以过一世而无忧,于是,从个人出发,只要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不变,就不管香港是否会被上海及内地其它城市超越。

  还有一种态度是对抗。最近,有些人借题发挥,故意挑衅,企图煽动对立,实际是严重阻挠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使香港经济“边缘化”由一种可能性转变成事实。

  香港与内地“唇齿相依”

  持上述第三种态度的团体和个人,会积极寻求持上述第二种态度的人的支持。后者应当认清楚,如果香港经济不能以国家主体经济为依托,不能融入珠三角经济区而担当龙头角色,那么,他们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受负面影响。不仅国家好香港才好,而且香港好香港居民才好。如此“唇齿相依”的浅显道理,香港的中上阶层人士应当是明白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聆听和重视香港青年的呼声,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年长一辈应当为香港的未来着想。

  请听香港一群青年在《青年愿景——对香港的六个冀盼》(载香港《信报》2009年5月6日)中如此呼吁——

  “传统‘香港精神’,认为香港人肯捱愿搏,自力更生便总有出头天。但今天的香港阶级流动停滞,青年人不是堕进无休止自我增值的扭曲循环,便只能在低技术工作短缺的劳工市场彷徨挣扎,两极化的劳动市场抹杀了突破的可能性。香港需要更健康的劳动市场和流动阶梯,社会制度需要新的想象和更弹性的发挥空间,让有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理念,自由创造自己和香港的未来。”

  请那些如今已居香港社会各行各业中坚岗位而满足于现状的人们深思:如果不能为香港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下一代的热切期盼如何得以满足?

  今日香港是几代香港居民不断奋斗的结晶。没有先人的白手起家,香港不会从南中国海滨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跃居全球国际大都会之列。为我们的后人而不只是为我们自己,应当是我们这一代人至上的选择。(周八骏)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