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美国财长访华最关注什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商报:美国财长访华最关注什么?
2009年06月02日 1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6月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财政部长盖特纳。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2日电 《香港商报》刊出易宪容的文章说,美国财长访华最关注什么?盖特纳财长与中国领导人讨论最重要的议题可能会是如何促使世界经济的复苏。对此,讨论的话题可以从经济、金融、技术等各个层面的合作进行,但是最主要的重点应该是美国金融体系重建的问题。

  文章摘录如下:

  盖特纳本周访华,世界各国早就把新闻的焦点聚集到北京,希望从两国财经领导人会谈中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之前景,特别希望看到衰退中的世界经济在什么时候能够复苏。

  外界普遍预期,早几年美国财经领导人一直都十分关注的人民币汇率不会成为这次会议重点。为什么?因为最为关键的是人民币汇率作为一个政治话题早就事过境迁,中国对此已经兴趣不大。

  早几年,美国的一些政治人物总是喜欢把人民币汇率这样一个经济问题无限放大,总是希望以政治的方式来解决。在那种环境下,中国政府以同样的方式作一些退让,也是正常的。但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更多的是一个经济议题,如果人民币汇率的改变涉及中国经济增长及中国的国家利益时,我想中国政府肯定会站在平衡国家利益的基点上来处理,而不为外界政治压力所左右。

  特别是人民币汇率的高低并非两国贸易逆差或顺差的决定因素,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严重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时,中国政府的态度一定十分明确。这就是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不会成为美国财长访华主要讨论议题的核心所在。

  金融体系重建问题最关键

  盖特纳财长与中国领导人讨论最重要的议题可能会是如何促使世界经济的复苏。对此,讨论的话题可以从经济、金融、技术等各个层面的合作进行,但是最主要的重点应该是美国金融体系重建的问题。

  美国次按危机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全面经济衰退,问题在哪里?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应该放在整个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更重要的是应该放在美国在促使世界经济复苏中该做什么及能做什么上思考。

  美国该做什么?应是重建美国的金融体系,因为这次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让美国既有的金融体系在一夜之间崩塌。当一个金融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突然崩塌之后,政府希望以注入资金、政府救助等传统方式来恢复旧有的金融体系功能是不可能的,而重建美国金融体系就得从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金融市场运作方式及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入手。如果美国的金融体系不重建,要想恢复整个金融市场信心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对对冲基金的监管、金融高管人员的薪资限定,就得如4月2日伦敦金融高峰会议所提出那样,进行全面改革及制订相应的制度规则。这是问题的重心所在。

  近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对冲基金不仅在数量上出现超高速发展,而且他们也在逐渐地放弃以往发现价格异常和利用套利机会方面的传统作用,变得越来越像是商业银行,忙于提供银团贷款、资产支持融资和结构性产品以及与传统的私人股权公司按业务专长进行投资分工。正因对冲基金这种数量上的快速发展及融资方式的重大变革,造就了美国经济及2001年之后楼市的繁荣,吹大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让不少美国民众及企业的金融资产在短期内快速膨胀,也为美国次按危机爆发及美国金融体系的崩塌埋下了伏笔。

  只有美国政府进行全面重大的改革,才能让美国的金融体系得以重建,才能恢复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重建美国经济。当然,重建美国金融体系要做的事很多,在这里仅是略举一个方面。

  我想,这是美国政府近期最为关注的重点,美国政府应该向中国政府通报他们近期、中期及长期内有哪些规划,特别是在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下,美国金融体系重建还系于与世界各国政府的全面合作。

  对于中国来说,上一轮全球救市行为,中国尽其最大努力,与各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政府一起让世界经济走出了最为困难的时期。通过各国政府的努力,当前如2008年下半年那种全面的系统性风险突然爆发的机率基本上很小。因此,中国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自己的经济问题。

  美国财长访华,与中国财经领导人可商谈的问题很多,这些会谈能够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做准备,但是要促使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最为重要的是美国金融体系的重建,是美国通过金融体系重建寻求一种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新制度框架,是中国在与各国合作过程中把自己的经济问题搞好。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