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不再崇洋媚外 "海归"回到应有位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侨报:不再崇洋媚外 "海归"回到应有位置
2009年06月02日 1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2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日发表署名文章说,在中国大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海归”是一个褒义词,象征着高学历、高素质,还是一种爱国的象征。然而,伴随着近年来中国与世界接轨步伐的匆匆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开阔了眼界,不再“崇洋媚外”,于是出现了数量可观的“海待”。“海归”也回到了它应有的位置——中性词。

  文章摘录如下:

  在中国大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海归”是一个褒义词,象征着高学历、高素质,还是一种爱国的象征。然而,伴随着近年来中国与世界接轨步伐的匆匆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开阔了眼界,不再“崇洋媚外”,于是出现了数量可观的“海待”。“海归”也回到了它应有的位置——中性词。

  不久前,国内流传着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其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他说:“你以为‘海归’很神气?其实都是在国外混不下去回来的。”当然,对于这种笑谈不必过于较真,但它也最让目前正在海外就学并准备学后回国的留学人员认真反思,并且记住“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彻底省思后必须承认,“海归”中真正的优秀者实在是凤毛麟角。在学历上具有高文凭,在实践上具有海外数年工作经验,在思维上具有创新意识,在人脉上具有丰厚广阔的关系,在资金上具有可以不问出处的来源,在人际关系上具有柔和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相当长的时间内,这就是国内对“海归”的认识定位和期待。平心而论,具有如此水准的“海归”能有几人?对于这种“定位标准”,“海归”中能够达到一条、两条者已经实属不易,其中许多人甚至一条都不能完满地达到。

  希望做“海归”的留学人员,应该认清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现在的中国,绝对不是凭着一纸文凭和几句相对熟悉的外国土语就可以找到优质职位的时候了。在异国学业结束后,留下来是一种打拼,回国发展也是一种打拼,从某种意义上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后一种打拼的难度绝对不低于前一种的打拼。准备做“海归”的留学人员在读书期间应该时时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

  与此同时,还建议国内企业经营者更多地以平常心看待“海归”,企盼国内媒体在报道中降低对“海归”的期待值。回首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文革”后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是被称为“天之骄子”、“国家栋梁之材”的。

  今天,即使是著名最高学府的毕业生,恐怕也得不到这种评介了。对大学毕业生这种评价性词汇的消失,意味着时代的嬗变与社会的进步。在日本,无论是多么有名的大学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第一年基本上是被放在“干杂活”的位置,都要重新接受企业的“再教育”。通常来讲,日本一个大学生从进入企业到适应企业、胜任企业的工作,企业是要支付500万日元左右的培训费用的。因此,中国的企业伴随着发展也应该学习这种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想着“用人”,同时还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这种“育人”,不但要实施在国内毕业的大学生身上,也应该实施在满怀热情回到祖国的“海归”身上。

  “海归”不应该再是一个特殊群体,也不应该被特殊对待。“海归”称为“海待”的现象,对于“海归”和企业来讲,应该引发更多的社会性的双向思考。(蒋丰)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