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敬宜笔记续编》 看透范敬宜的书房功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读《敬宜笔记续编》 看透范敬宜的书房功底
2009年06月03日 16:58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在整理信件时,重读了范敬宜先生2000年8月27日写给笔者的信,书法飘逸,语言雅致,深为其书房功底折服。

  何为书房功底?范先生自己曾解释为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造诣。作为当代名记者名编辑、《人民日报》原总编辑,他闻名于新闻界。他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深厚的积淀与修养,使其作品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读罢他的随笔集《敬宜笔记续编》(文汇出版社2007年11月版),再次领略了其文字背后的书房风景。

  此书是范先生在《新民晚报》名栏目《夜光杯》上刊发的《敬宜随笔》汇集,计60篇,14万字。

  就新闻写新闻成就有限,这是新闻界的共识。回味范先生的随笔,不难发现其耐读耐品的特质,显然这源于其深厚的书房功底。对其文字风格,季羡林先生剀切地说:“敬宜不但在写作上有坚实的基础,他实际上是一位中国古代称之为‘三绝’的人物,诗、书、画无不精妙。他还有胜于古代的‘三绝’之处,他精通西方文化必是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我杜撰一个名词,称之为‘四绝’。”以此观照这部随笔集,深厚的书房功底使其文字受惠不浅,也使读者获益良多。

  被目为闲情的诗、书、画,难以立竿见影地作用于写作,但功用不可小视。得诗书之训者,总让人觉得不一样,而这“不一样”恰恰就是文字高出一格之因吧。

  书中随笔,篇幅不大,所记所议,看似信手拈来,其实蕴含或浓或淡的诗情画意,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习以为常的一景一物,在其笔下被赋予了灵性。看看其随笔的标题,即可感知他的文化趣味了。“好山何以不‘入岳’”,以少为人知的盘山风景说到“野无遗贤”的用人机制;“流年何曾把人抛”,从成思危的作息时间表谈及“天公从来最公道”;“黄浦源头说清浊”,由黄浦江的清与浊联想到范仲淹《瀑布》诗中的“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再到一些干部的堕落……由小到大,事中蓄理,文字含情,让人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熏染,增加不少“见识”。

  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显然不是为了“吊书袋”,那是让人生厌之事。有些书房底子,对为人为文,大有裨益。从为人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很高的境界,但可予人以多种视角审世度理,还可令人胸襟博大,起码可提升人文素养;从为文而言,可使视野开阔一些,语言鲜活一些,适当化用,可收画龙点睛、以一当十之效,作品的“嚼头”大增。

  笔者常听一些新闻界的朋友谈及当下一些编辑、记者文化修养不高的话题,有的甚至不懂“家大舍小令他人”,常闹出不该出的笑话。无论时势如何变化,有些传统文化垫底,无疑是提高作品感染力、生命力的途径之一。

  从范先生这部随笔集中,细心的读者不难悟出一些写作的门道,充盈自己的文化情怀。有人以“曾经风雅”来厘定老一代报人的风度与风骨,很是恰切又令人品咂;如果我们在“仍然风雅”上不懈追求,赓续上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也许不是一句空话吧?

  (摘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蔡瑛)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