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大陆台商迎来发展转型契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商报:大陆台商迎来发展转型契机
2009年06月18日 15: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18日电 《香港商报》18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台商原本利用大陆丰富的劳力资源,维系台商全球竞争力,但如此的西进模式近两年来因为整体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必须进行彻底的转变,否则无法适应新的内外形势。对于目前结构环境的挑战,大陆台商应如何看待?其实,目前的挑战未必不能转化为未来的转机。

  文章摘录如下:

  台商原本利用大陆丰富的劳力资源,维系台商全球竞争力,但如此的西进模式,近两年来因为整体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大陆台商必须进行彻底的转变,否则无法适应新的内外形势。

  再者,马英九上台一年多来,透过三次“陈江会”的协商,以及松绑两岸经贸政策,为大陆台商开辟崭新格局。因此,面对大陆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两岸互动的新局,台商应如何规划其发展与突破,值得特别关注。

  首先是,近两年多来,大陆台商面临内外交迫的窘境,包括国际环境的转变,例如原料能源上涨、人民币大幅升值、出口市场萎缩、国际竞争激烈等。还有大陆经营环境的改变,包括土地价格调涨、劳动工资升高、内资企业崛起、外资进驻竞逐、银行限放升息、劳动法规趋严、税赋优惠并轨、出口鼓励缩减……等。

  由于内外的诸多原因,对台商的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例如:以出口为主、劳力密集的台商企业,一般生产成本估计增加30%,整体营运成本估计上升20%,总成本则可能巨增近50%。大陆台商因此结束营业或外移者可能超过万家。期间又逢国际金融风暴,即使尚未外移的台商也处于艰困的境地。根据大陆“台资企业联合会”的调查显示,如果台商无法迅速转型升级,在未来的2至3年,有37.6%的台商将被淘汰。可见其严峻挑战之一斑。

  对于目前结构环境的挑战,大陆台商应如何看待?其实,目前的挑战,未必不能转化为未来的转机。理由有三:

  一、台商目前面临的问题,相当部分来自于过度竞争的市场,而萧条与危机,恰好是驱逐劣币、廓清市场的契机;

  二、大陆政府当局的相关政策,本质上属于未来转型的方向,台商必须尽早以此为鉴,尽速未雨绸缪,改善自身的体质,若能成功脱胎换骨,将更能因应未来的挑战;

  三、之前的冲击,应会逐渐缓和。因为维持经济增长与出口,一向是大陆政府当局必须达成的使命,因此,在环境与政策的双重因素下,为能“保八”、“保出口”,大陆政府的相关政策,无论劳动法规、工资标准、外资税率等,均已有所调整。但在台商缓和喘息之际,也必须掌握大陆市场的未来动向。这从大陆政府当局推出的相关政策中,可窥知其中端倪。

  大陆政府当局出台前述政策之主要目的有二:

  一是力图“产业升级”,台商若能自我提升,可望继续获得大陆政府的政策优惠与资源挹注;

  二是希望促成“区域平衡”,引导传统产业的企业,进入大陆的中、西部,既可带动内地发展,也可强迫沿海升级。尤有甚者,台商历来多以经营出口为主,相对忽略内销市场,但在大陆内需强势崛起、政策优惠转向的新形势下,无论制造业或服务业的台商,都必须调整之前的发展策略,积极开发内需与内陆市场。

  同时,对台商而言,由于马当局在两岸政策上采开放互惠的态度,并促成两岸经济的整合,将能提供台商许多发展与突破的契机,台商必须善加把握。尤其马当局已于去年底全面开放两岸“大三通”,因此牵动的两岸产业的转移与重组,将为台商带来一个新契机,包括:对制造业台商而言,“大三通”启动了两岸产业分工的新局;以及两岸观光旅游所带动的各种商机,也值得熟稔此道的台商进行开发。因此,面对两岸开放的新局,台商面临的抉择是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两岸特性,规划竞争力傲视全球的两岸分工。

  总之,面对大陆经营环境的变化,台商必须迅速自我提升。至于台商之所以迟迟无法突破,关键之一在于只顾“出口市场”,二在于台商的“家族事业”特质。若无法就此进行调整,台商未来恐难有所突破。针对大陆内部市场而言,必须深入大陆社会、发展销售网络、费心经营品牌,用以迅速调整,适应大陆内需市场的经营;其次,如何引进专业新血,进行组织改造,也将成为台商因应外在挑战,适应全新形势的关键。(潘锡堂 台湾淡江大学教授)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