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西方效仿中国“温情外交”争夺朋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紫荆杂志:西方效仿中国“温情外交”争夺朋友
2009年06月30日 09: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30日电 香港《紫荆》杂志2009年6月号刊出文章说,从去年以来,世界外交舞台上各国竞相以柔示人,纷纷展示温情脉脉的柔性一面。自周恩来始就一贯注重“温情外交”的中国自不必说,就是一贯强硬的美、俄、欧、日诸国,在外交舞台上也纷纷举起“胡萝卜”。“温情外交”的日渐流行一方面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美俄实力相对受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国越来越重视塑造国际形象,注重软实力竞争。

  文章摘录如下:

  从去年以来,世界外交舞台上各国竞相以柔示人,纷纷展示温情脉脉的柔性一面。自周恩来始就一贯注重“温情外交”的中国自不必说,就是一贯强硬的美、俄、欧、日诸国,在外交舞台上也纷纷举起“胡萝卜”。暗中的较量虽然仍在继续,但“温情外交”的盛行,至少使对抗的硝烟表面平息,令世界人民看到国家之间温情的一面。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巧实力”,不过是以柔克刚的另一种表述。希拉里把东亚四国之行确定为“倾听之旅”,而奥巴马更是放下大国身段,以低姿态缓和与各国关系,展示美国“温柔一面”。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中明确提出将更加突出柔性手段。“温情外交”的日渐流行一方面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美俄实力相对受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国越来越重视塑造国际形象,注重软实力竞争。

  中国特色的“温情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身体力行,对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相待,每次出访都出席多场活动,接见各方面代表。周恩来总理真诚的充满人情味的温情外交打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尊敬。

  “温情外交”是中国的外交风格,温文儒雅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国领导人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时,人们可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强烈的中国特色的外交风格,以及浓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的外交思想,决定了中国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温情外交”。

  展现领导者个人的亲和力。中国领导人在国内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把该理念体现到对外工作中,注重通过领导者个人的亲和力和个人魅力来做对象国工作。如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时做客美国一名普通家庭,与对方拉家常,体现亲民形象。温家宝总理访日时清晨到东京代代木公园晨练,虚心向日本老妇人学习日本健身体操,在京都一户普通农户家,与日本农民一起盘腿品尝豆饭等等,这种与普通民众真诚交流甚至虚心请教都充分展现了领导人的个人亲和力。

  注重平等,以诚相待。中国领导人无论在接见外宾还是访问对象国时,都一贯注重平等相待,不因对方是穷国、小国就另眼相看。细心的人们可能会注意到,在北京召开中非峰会时,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大厅站立几个小时,与外国领导人和代表一一握手、寒暄、合影留念,无论对方是大国还是小国,是元首还是部长,都做到一律平等。中国领导人每次在访问大国、富国时都不忘访问小国、穷国。在与小国、穷国交谈会晤时格外注意以诚相待,从不以大国自居,不以势压人,不干涉对方内政。

  注重做对象国民间和舆论工作。外交活动一般被认为是社会精英的活动,长期以来都集中在政府和领导人层面,但中国领导人一贯重视做对象国民间和公众舆论工作。从周恩来总理开始就注重加强与世界各国民众的友好交往,注重人民外交,尤其注意开展中日民间关系推动官方外交发展。当前,中国除了政府外交外,也注重政党外交、议会外交、民间组织外交、地方外交等各种层次的对外交往。中国领导人在与对象国交流时都强调要加强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和对话。

  中国“温情外交”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风范与处世理念,是和谐世界理念的真诚体现,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集中反映,也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和风格。中国奉行“温情外交”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融入现行国际体系和秩序,体现了中国注重与国际体系内和体系外的国家和地区真诚发展友好关系。

  美俄顺应“温柔外交”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也开始重视“温情外交”。如前说述,希拉里把就任国务卿后的首次东亚四国之行确定为“倾听之旅”。在访日时,特别安排了三场活动:参观明治神宫,与朝鲜“绑架”事件的日方家属会面,与东京大学学生交流,多方展现柔性外交。主张“巧实力”的希拉里比较起习惯奉行“大棒加胡萝卜”外交政策的历届美国国务卿,调门明显温柔多了,身段也相当柔软。

  而奥巴马执政不到百日,就拉开温柔外交的序幕:首次访问土耳其,积极改善与穆斯林世界关系;重新启动与俄关系,并将于7月访问俄罗斯;提升中美关系,宣布将于年底访华;松动与古巴、朝鲜、伊朗等敌对国家关系,主动向伊朗伸出橄榄枝,与宿敌查韦斯握手,对朝鲜发射导弹和退出六方会谈保持低调;访问欧洲四国时强调以伙伴精神加强跨大西洋关系;访问拉美时强调要与拉美建立平等伙伴关系。可以说,奥巴马政府正在实行全球范围的和解战略和“温情外交”。正如副总统拜登所言,新政府决心在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关系中确立新基调,增加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倾听”和 “磋商”。

  俄罗斯也改变强硬姿态,积极与美国和欧盟对话,启动北约与俄对话会议,与美国重启核裁军谈判,并邀请奥巴马访问俄罗斯。普京访问日本时也积极推动与日本在能源、核能等方面的合作,展示柔性外交。梅德韦杰夫公开指出,“俄罗斯不要对抗,我们准备在互惠基础上平静坦诚地讨论任何问题。”

  不仅美俄,欧洲乃至日本都展现出柔性外交的一面。在伦敦金融峰会前夕,各方立场分歧很大,尤其是美欧矛盾突出,但在峰会上各大国最后握手言和,就合作应对金融危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共识。可以说,没有各方的柔性外交是很难取得进展的。

  同中国不一样,美俄等其它大国的“温情外交”更多是出于内外战略考虑,是一种权宜之计。美国深陷金融危机和两场战争,实力削弱,被迫降低姿态,展现微笑外交,借助别国分担责任来缓解自己的战略困境。同时,奥巴马实行“温情外交”也是为了纠正小布什时期过分穷兵黩武政策给美国国际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历届政府历来交替使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因此奥巴马目前更加倾向于使用胡萝卜,不意味着不使用大棒,也不意味着今后不重新回到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再说,奥巴马和希拉里把访问其它国家定义为“倾听之旅”本身就透漏出美国盛气凌人的一面,因为所谓倾听,实际上是上级对下级的倾听,是强者对弱者的倾听,说明美国根本没有摆脱居高临下的霸主架势和老大心态。因此,美国虽然放下了身段,柔性起来了,但离真正的“温情外交”还有很大的距离,与中国的“温情外交”有本质不同。

  从俄罗斯来看,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冲击,尤其是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下跌,俄罗斯日子不好过,有求于美日等其它大国,对外政策被迫放下身段,在对美、对日政策中体现出柔性一面。但是,俄罗斯外交历来具有大国主义情怀,不会轻易放弃强硬外交。

  与中国争夺朋友

  大国纷纷流行“温情外交”的确给国际关系带来了积极迹象,无论是大国关系,还是伊朗、伊拉克、巴以等地区热点,以及世界贸易谈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等都出现了积极进展。

  但必须认识到,美俄等奉行的“温情外交”更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是为了达到自身的战略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是被迫性的,不是自愿性的,因此,“温情外交”背后的暗中较量更加激烈,各方将展开激烈的争朋友、塑形象的竞赛,这就无形中使软实力较量更显突出。从这个意义讲,“温情外交”背后的大国较量更加激烈了而不是缓和了,大国关系将更多地呈现竞争与合作同时增强的态势。

  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中国乐于见到各国都奉行“温情外交”,这将从总体上有利于国际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但另一方面,当大国纷纷实行带有功利性的“温情外交”时,会冲击中国传统的“温情外交”。大国尤其是美国奉行温情柔性外交也会使美国的敌人和敌对国家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减少了中国外交回旋的余地和空间。有的媒体公开指出,这将使美国与中国在世界争夺朋友。

  而且美国奉行“温情外交”也有针对和防范中国的一面。如在气候变化、金融体系改革、地区热点问题上,美国可能更倾向于给中国戴高帽子,通过“捧杀”而不是“棒杀”中国,来让中国承担超过自己能力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强调“温情外交”时并没有放弃在“民主人权”、意识形态、西藏、台湾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施压,尤其是在涉藏问题上,西方国家往往以所谓的宗教自由和传统文化保护等为由不断挑起事端,力图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当大国纷纷奉行“温情外交”,都纷纷学的“聪明”了后,中国必须变得更加聪明和温情才能在国际上树立更好的形象。毕竟中国与美国相比,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还有很大差距,在奉行“温情外交”方面还缺少可资利用的资源,尤其是西方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还存在偏见和敌视,更加增添了中国“温情外交”的难度。中国必须付出比美国等其它西方国家更多的努力、更真诚的态度,才能抵销西方国家“温情外交”带来的冲击。(穆紫)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