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海外屯田并非“第二次殖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海外屯田并非“第二次殖民”
2009年06月30日 11: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30日电 香港《大公报》30日刊出署名文章说,近年日本、韩国及中东国家等,均大举在海外投资种植业以保障食品供应,实行“海外屯田”。这引来批评,指会影响当地环境及食品供应,有人甚至称为“第二次殖民”。对于中国来说,保证粮食安全的最佳做法,是维持一贯以来的基本自给策略。对于投资海外农业则应作科学分析。由“海外屯田”来保粮食安全固然并非可靠,且会引发其它问题,但因而不作海外农业投资,却于理不合。

  文章摘录如下:

  早前中国农业部官员称,中国不会在海外尤其非洲大量投资农业以保障食品供给,而主要靠本地生产来保证粮食安全。这论点乃有所针对而发:近年像日本、韩国及中东国家等,均大举在海外投资种植业以保障食品供应,实行“海外屯田”。这引来批评,指会影响当地环境及食品供应,有人甚至称之为“第二次殖民”计划。事实如何值得探讨。

  国际关注农业投资

  对此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召开会议探讨,世界银行亦计划制订相关的投资指引,以保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监控其社会及环境的影响,但也认为如能善加引导,农业投资可对投入及接受者两方均有利。

  无疑,“海外屯田”未必能真正保证投资国的粮食安全,因这类供应亦有其风险,包括生产国的气候及自然环境变化、社会及政治问题,和运输的成本及安全性等。当产地需要增加粮食供给而产品却要出口时,投资者与当地的利益矛盾将变得尖锐。此外,如果大规模垦植破坏环境及影响原居民生活,又会引来新问题,因此有需要进行适当的国际监管。当然,西方在第三世界早已投资不少大型商品性农场,也应列入监管行列。

  对于中国来说,保证粮食安全的最佳做法,就是维持一贯以来的基本自给策略,而东亚各地大都采取类似政策。对于投资海外农业则应作科学分析。由“海外屯田”来保粮食安全固然并非可靠,且会引发其它问题,但因而不作海外农业投资,却于理不合。

  原因有:(一)投资非洲等地,可助当地增加粮食自给度及农民收入,故应结合援助及投资一并考虑。

  (二)因投资而致当地有粮食剩余可供出口,则仍有助保证中国的入口供应,即使未形成出口能力,增加世界总体粮食供应,亦可纾缓国际市场压力和抑制涨价,也间接保障了中国的入口所需。

  (三)在商言商,投资农业从长远看亦有利可图:随新兴经济发展加速及人口上升,对农产需求必稳步增长。中国正鼓励企业“走出去”,自应支持农业方面的海外投资。这不必与粮食安全问题扯上关系,只纯粹寻求收益而行,产品可按最高利润原则全球销售。

  (四)海外农业投资除直接收益外,还可为中国的闲置资金及劳力提供出路,并带动中国农用工业品(如化肥、薄膜、农药及农机等)出口。在海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后,还可再投资就近建立加工业以延长产业链,并由此加强中国与当地的经贸合作。

  因此,在维持中国粮食基本自给和不强求海外农产必须出口中国等原则下,应鼓励及支持中国企业或个人到海外投资农业,并视此为今后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部署。(赵令彬)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