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报:二战留华日本人后代吁日本给“温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东方时报:二战留华日本人后代吁日本给“温暖”
2009年09月03日 16: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3日电 新一期日本《东方时报》刊出一名战后出生的中日混血儿的文章说,战后留在中国的日本人后代回到日本后遇到困难重重,呼吁日本政府本着对战争受害者负责到底的精神,建立能使更多归国者体会到温暖、合情合理的援助体制。

  文章摘编如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降伏”,中国谓之“光复”。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对日本人来说,“8•15”都是命运之日。笔者自身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对于我们这些战后出生的中日混血人来说,“8•15”不仅是命运之日,而且是“命孕之日”。

  试想,如果没有8•15的历史转折,哪里会有我们这样一批特殊人群?近年来媒体为避“歧视”之嫌,已不大使用“混血儿”一词,我本人觉得身世乃天定之物,不太在意叫法。为突出血统特征,我就称自己为“混血人”吧。如果从社会和政治角度说话,还有另一些相关词汇。

  战后留在中国的纯日本人被称作“残留邦人”,像我这样的人被称作“残留邦人二世”,再往下称作“三世”等等。为叙述方便本文将“残留邦人二世”以下的人统称为“残留后世”。

  据理相争“迎来晚霞”

  所谓“残留邦人”因年龄的不同又有“残留妇人”和“残留孤儿”之分。最初,政府的援助、民间的同情、媒体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残留孤儿”身上。而“残留妇人”则接近或已经是成年人。

  尽管“残留邦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共同点是“家庭破灭、骨肉分离,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残留邦人”归国后,因语言障碍、职场歧视及文化背景突变等诸多因素,不仅经济困难而且精神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后生活又岌岌可危,这才导致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孤儿对国家的诉讼。

  据理抗争的结果,日本政府终于出台了新支持法。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残留邦人”终于迎来了晚霞。或许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基本上过上了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残留后世”困难重重

  随着“残留邦人”问题的解决,“残留二世”的问题凸现出来。以笔者自身为例,我有一个大我3岁的同母异父的兄长,是残留孤儿。想想看,仅仅3岁之差,兄弟二人来日后遇到的语言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几乎完全相同,但受到的待遇却截然不同。

  新政策实施前,兄的生活尽管十分拮据,但毕竟能靠政府的援助政策勉强度日,新政策实施后,兄基本上排除了老后之忧。而我来日定居22年,却未曾得到政府的一文钱援助,差距是不是太大了一点,可谓天壤之别。

  为什么会这样?本人只能理解为纯血主义思想所致。“残留邦人”是纯粹日本人,“残留后世”则不同程度具有中国血统。纵观日本政府的“残留邦人”等支持政策的形成与变迁,不仅过去,就是今天实施的新政策中也根本没考虑过“残留后世”的生活困难。

  然而“残留二世”的处境正在江河日下。“残留二世”的叫法往往使局外人产生误解,以为这是同一辈人。其实二世中的年长者已六十多岁,年轻者却只有二十几岁,年龄差宛如祖孙。

  首先,老年层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由于来日时间短,年金少得可怜,有的人几乎是零。如果手头没有积蓄简直就是挣扎在死亡线上。

  再说中年层,许多人因日语不好,找工作难。即便是在职者,在经济萧条的大气候下,面临首先被解雇的危险。2008年12月23日,横滨市金泽区的路上发生了某残留孤儿二世被其丈夫杀害的悲惨事件。分析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中国养父母谢恩会认为与日本政府对归国的残孤二世、三世不给予援助的政策密切相关,并据此向厚生劳动大臣桝添要一提交了《要望书》。

  至于“残留后世”中的年轻人,因没能从幼年时起接受全面的日本式教育,因此在升学和就业问题上与同龄日本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

  当然,客观地讲,解决“残留后世”的问题比解决“残留邦人”的问题也许更复杂、更棘手。首先是年龄带特宽,老中青俱全。支援内容不得不因年龄而异。其次是人数众多,恐怕是“残留邦人”的数倍。

  但问题是,今天不着手,将来更是积重难返。我衷心企盼日本政府本着对战争受害者负责到底的精神,认真调查研究,建立一个能使更多的归国者体会到温暖的、合情合理的援助体制,不要使残孤社群中形成明显的贫富差距。这个愿望能实现吗?想想广受日本社会关注的残留孤儿尚且经过多年诉讼才得以实现夙愿,二世、三世问题的解决恐怕更是难上加难,前景堪忧。

  不过,我以为,世事如鲁迅先生所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是合理的诉求,与其憋在心里,不如呐喊出来,喊声一多,说不定就有了希望。即使解决不了,也落个心情痛快。(天涯草)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