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远离太阳 原因长期一直争议不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地球正远离太阳 原因长期一直争议不断
2009年09月29日 18:26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早于公元前三世纪,一些观星学家就已发现,地球正逐渐远离太阳。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每年都以十五厘米的差距,渐行渐远。日本甚至有科学家宣称,他们已找到地球逐渐远离太阳的原因。

  有关寻找地球逐步远离太阳的原因,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其中有一个说法认为,太阳正在通过核聚变及太阳风的方式,使其失去足够质量,才导致自身引力逐渐减弱。其它推测的可能性则还包括引力常数“G”的变化、宇宙膨胀效应、甚至有人归结为这一切都是来自黑暗物质的影响。

  然而,诸如此类的解释都无法令人满意。最近,日本弘前大学敎授武宏三浦及其余三名同事则宣称,他们已为地球远离太阳这一现象,寻找到真正答案。

  在一篇寄予“欧洲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报”的学术文章中,他们论述到太阳与地球其实是通过潮汐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完全推动彼此远离的结果。他们解释,这跟月球轨道何以逐渐被驱向外的过程相同;月球引发地球上的海洋出现潮汐,又逐渐将地球的转动能力,改变为月时运动。结果,月球轨道每年扩大约四厘米,而地球运转则减弱了0.000017秒。

  另外,三浦领导的小组还假定虽然地球质量的增长度微乎其微,但是潮汐在太阳下持续暴涨。他们同时计算出,由于地球的原因,太阳的转动率每世纪减少了三毫秒(每年计算即为0.00003秒)。

  根据他们的解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逐步拉大的原因,便是太阳正在失去其“角动量”。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在天文学上称做“天文单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很多天文数字都是以它为基础的。

  测量日地距离的方法有好几种,一种是利用金星凌日,即太阳、金星、地球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小行星测量日地距离。历史上就是用前一种方法测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也是这样算出日地平均距离,即从地球上发出一束雷达波,打到金星上面,再从金星上反射回来。利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日地平均距离为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八百七十点六九六公里。

  科学家现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个“天文单位”,取其整数为一点五亿公里。这段距离相当于地球直径的一万一千七百倍,若以时速一千公里的飞机速度计划,要花整整十七年才能到达太阳,发射速度每秒一万一千二百三十米的宇宙飞船,也要长达一百五十多天才能到达,因此太阳光照射到地球需要八分多钟。

  (摘自《澳门日报》 作者:古玥)

相关新闻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