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中越边界见闻 边民往来如国内串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世界日报:中越边界见闻 边民往来如国内串门
2009年11月09日 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9日电 菲律宾《世界日报》日前刊出一位到过广西大新县中越边界的中国民众的文章说,以前在大家想象中,所谓国界尤其是曾发生战事的边界,肯定是架设铁丝网,有边防军站岗,岂知该处中越边界上看到的是,两国边民往来如同是在国内串门走户,出入无阻。除了看到中越各自树立的国界碑石,地上找不到任何分界线,看不到中国边防军。

  文章摘编如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与越南仅隔着平均宽度不到二十米的归春河。以前在大家的想象中,所谓国界,尤其是曾经发生战争的边界,那肯定是架设铁丝网,有两国边防军站岗,岂知一到那里,看到的是中越两国山水相连,边民往来如同是在国内串门走户,出入无阻。除了看到中国和越南各自树立的国界碑石,地上找不到任何分界线,看不到中国边防军。

  我们参观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八九六年清政府立下的刻有中法两种文字的中越第五十三号界碑。据介绍,还有段小故事:相传清朝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奉旨在这段边界上树立界碑。这里的交通极为不便,山高路远,崎岖难行。几个官兵奉命抬着有一人多高的界碑石到此,十分辛苦,看看天色已晚,却还有一段路要走,他们以为前面那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根本就没人要的,于是偷懒就地挖坑将界碑立起来。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因为他们的偷懒,遗留下边界问题。

  今年1月,中越达成共识,归春河上的争议小岛作边界贸易之地,两国边民以及游客上岛都不用办理手续。为此,我们便踏上了小岛,了解中越边境贸易。这里没有任何建筑物,货物多是摆在简易的木架子上,上面再用塑料布遮阳又遮雨。

  越南边民的普通话流利得令我们惊奇,其口音与广西人没有什么两样。那些十来岁的小孩的普通话比大人还要流利,发音比大人还要准。一位十一岁的小姑娘告诉我:他们上午到学校读书,下午来边界帮爸妈做生意。我问她,你们的普通话是学校教的吗?她说,不是,都是自己学的。

  越南边民买的当然也不少是中国制造的商品。也有越南制造的香水。因为越南曾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在法国人那里学了一些制造香水的方法,所以越南香水有一定的市场。(弘中)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