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高铁掀中国发展新页 影响来自"缩地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商报:高铁掀中国发展新页 影响来自"缩地术"
2010年01月15日 1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10年1月7日,来自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消息,2009年我国铁路在主要领域已经搭建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技术平台上,深化关键技术创新,取得了大量新的技术成果,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动车组列车等重大技术水平领先世界。另外,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将在今年内下线,并完成综合性能试验。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月15日电 香港商报15日刊发评论文章说,武广高速客运铁路专线通车对中国发展和香港与内地交流,均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中国而言,高铁网的建成将可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效益。

  文章摘录如下:

  近日开通的武广高速客运铁路专线,引起了香港社会的广泛注视。事实上,此线通车对中国发展和香港与内地交流,均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并不能以单个交通项目来审视之,必须作更全面的探讨。

  中国于“十一五”规划启动了客运高铁网的建设,“四纵四横”的骨干网等项目须新建1.6万公里线路,连接全国大部分省会大城市,武广线乃北京至香港纵线之一段,也是首先开通的逾千公里路段。一年多前开通的京津段路程过短,只有百余公里,根本发挥不出高铁的潜力及效益,故武汉线才可算是真正的突破。其它线路亦将陆续竣工,到2012年将完成1.3万公里,成为全球最大高铁网,里程亦将占世界总长过半,一举将中国带进此领域的全球先进行列。

  高铁开通的影响来自其“缩地术”,如武汉、广州间3小时多可达,形成了沿线的3小时生活及经济带。这对促进地区间交流及市场发育贡献良多,可由增强竞争及各地的分工互补来提高经济运作效率,并可通过产能及消费的重新布局,来推动沿线地区发展。以武广线为例,线路连通了大珠三角(包括港澳在内)、长潭株经济区和武汉城市群等三大重点经济区域,将可产生巨大的互补效应,促进全线发展。

  首先是沿线的湖北、湖南等内陆地区,可更容易通过大珠三角的门户对外开放,而这亦等于扩阔了大珠三角的内陆腹地,形成双赢合作。此外,武广线的上述三大经济区各有优势,各有特色,有不同的工农及服务产业布局,在加强交流下可形成多样的互补合作,也可由更充分发挥不同优势而带动各自的发展,并促进长珠两江流域广大地区的交流。

  香港与深圳、广州联系密切,交通方便,故无论香港段高铁兴建与否,都可分享武广线及将来京广线等带来的效益,当然有香港段会更方便。业界已期待高铁可为香港带来更多的内地旅客,也更方便港人北上旅游、就业、求学及营商。不过,当交流更深密后,市场必将更为融合,竞争也更剧烈,故高铁是把双刃剑,可同时带来利益和压力,各地都将有调整的需要。至于是否可取得净利好结果,则要看本地的相对竞争力。在竞争力差的地方或会出现负面效应,资金、人才及劳力均会流失,并引致资金贬值。显然,在未来,香港将可更多感受到内地城市如广州、武汉等高速发展的压力。

  值得注意者是,除了高铁开通外,正开建的港珠澳大桥亦有相同作用,令香港会更多感受到珠江口两岸高速发展,尤其建设横琴新区的影响。横琴已计划建桥以便能更直接与珠澳的香港通道连接,从而促进与香港的交流。

  对中国而言,高铁网的建成将可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效益。

  首先是建网投资带来过万亿元内需,带动大批产业、企业发展和人员就业,对强化后金融危机复苏有重要贡献。其次是可由此形成涵盖技术、产品、劳务及资本出口的综合能力。由此带来的外需,在全球需求疲弱下尤觉宝贵。

  再次是绿色效益。高铁比起汽车及航空有很好的节能减排优势,是环保型交通模式,有助达致中国在这方面的国际承诺。

  最后是如上述,通过强化竞争及分工带来的市场效益,和由互补合作带来的新商机。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且各地差异大,市场机制尚未完善,高铁带来的加强交流,对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打破区域分隔有重大贡献,这方面的利益实难以估量。何况中国是首个建成高铁网的土地、人口大国,高铁的市场效益可更充分发挥。高铁先进国日本的核心地区只形成1000公里的狭长地带,人口不足一亿,另一先进国法国南北或东西伸展都不及1000公里,人口亦只几千万,与中国网的规模相差甚远,故高铁在中国或可衍生更多及更深的区域互动协同效应。

  总之,中国高铁网的开建,将可从增加内需及外需来推动增长,并可取得多种间接效益,故称之为中国发展掀开新页,并无夸大。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