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中国企业还不到嘲笑日本企业之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侨报:中国企业还不到嘲笑日本企业之时
2010年02月22日 1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22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出署名文章《中国企业还不到嘲笑日本企业之时》。文章说,日本丰田发生“召回门”事件后,中国企业出现不少嘲笑日本企业的声音,有的认为日企“质量神话”就此终结,有的嘲讽日企“质量与泡沫同在”,还有的认为今年中国GDP有望超日,中国企业产品质量也就同步超日。所有这些,应该说都是言过其词或者是言之过早。

  文章摘编如下:

  写下这个题目后,笔者预料可能会引起相当一部分读者强烈的情感反弹。但是,这样的话题还是值得一谈的。1月21日,日本丰田在美国以及此后陆续在欧洲、加拿大、中国发生“召回门”事件以后,中国国内企业出现了不少嘲笑日本企业的声音,有的认为日本企业的“质量神话”就此终结,有的嘲讽日本企业“质量与泡沫同在”,还有的认为今年中国的GDP有望超过日本,中国企业产品质量也就同步超过日本企业产品的质量。所有这些,应该说都是言过其词或者是言之过早。

  从总体而言,中国的产品质量与日本的产品质量究竟是谁的更好一些,实在是一个不说自明的问题。现在,日本丰田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并不意味着日本整个制造业都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还不能用“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思维方式。

  相反,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丰田出现了产品问题,导致整个日本制造业都在反省:在将技术出口到海外的时候,如何将管理同步出口;在海外设立工厂时,如何在现地对当地技术人员进行日本式的培训;在日本高龄化与少子化并行带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特别是在外国人劳动者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应该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等等。这种举一反三式的整个制造业的反省,应该有助于日本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此外,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与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尚不在一个层次上。中国企业的质量问题往往出现在造假方面。日本企业的质量问题则较多地出现在技术方面。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质量问题大多是“原材料层次”上的问题,日本企业的质量问题则大多是“技术层次”上的问题。因此,中国企业在改变自己质量问题的时候,首先的切入点应该是在防假上做文章。

  第三,日本企业在质量出现问题以后的对应或者说危机公关方面,也不是中国企业所能够比的。尽管这次丰田也是一时难以放下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老大”的架子,但最终还是决定派遣社长丰田章男到美国参议院出席听证会。

  日本企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经过媒体曝光以后,公司全体经营层要在媒体的镜头前面深深地弯腰鞠躬,向消费者表示谢罪的风景,在中国是看不到的。这种“负荆请罪”的企业文化风土本来是源于中国文化,但在中国当代企业文化中可以说是荡然无存了。至于我们在中国法庭上看到有关厂家经营者低头道歉的情景,那已经是在生命鲜血的基础之上了,让人感到为时晚矣。

  第四,中国企业特别是一些著名企业出现的质量问题,最后往往可以顺藤摸瓜般地寻找企业经营者与个别官员间不正常的关系。而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则往往单纯地出现在企业本身。

  中国历史上的唐太宗曾经有著名的“镜子论”,强调“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天,中国企业不应该是嘲笑日本企业,而是应该“以日为鉴”,以日本企业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为借鉴,从中汲取教训,避免在现代化工业道路上特别是在开始走向世界市场的征途上重蹈覆辙,努力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蒋丰)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