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向民众沟通ECFA 台当局可更细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中国时报:向民众沟通ECFA 台当局可更细腻
2010年02月24日 16: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24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24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对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民众沟通工作,台当局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搜集信息、未雨绸缪、预作规划,表现已有周全准备的诚意,才能降低民众与相关产业的疑虑与反对阻力。ECFA的宣导沟通,可以做得更细腻。

  文章摘编如下: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台湾地区融入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关键。对马当局而言,ECFA的台湾内部沟通是一项重大挑战。

  要争取民众的支持,降低疑虑,就要先了解民众的疑虑是什么?在《无米乐》纪录片中,昆滨伯和邻居都谈到加入WTO开放稻米进口后,稻农生产利润缩水,这十年来台湾经济成长,稻农却未蒙其利只受其害。现在岛内中南部的农村对于WTO余悸犹存。除了农民外,弱势传统产业和制造业也有同样疑虑:一旦开放大陆货品进口,台湾在价格上不具竞争力的产业会不会一蹶不振。

  岛内“在野党”常质疑的一点是:当局在宣传ECFA优点的同时,总说不清楚究竟哪些产业会因而受害,该如何应变和补救?事实上,两岸谈判ECFA是一高度动态的过程,在最终谈判结果出炉前,本就难以预知确定双方哪些货品项目会列入早期收获清单。

  不过,当局可以做的是,配合ECFA谈判的节奏预作分析规划,对不同产业进行双向沟通。今年一月初“台湾工业总会”在台北举办ECFA早期收获清单听证会,现场挤满了想挤进早收清单的业者;同样地,在两岸正式交换早收清单之前,台湾方面也应积极搜集信息,预测分析大陆可能列入早收清单的货品项目。预判清单虽不是最终版本,但总有参考价值。

  预判的大陆早收清单项目应交由当局各相关部门事先规划应变计划与补救措施。应变计划应包括辅导转型计划、防卫机制与损害就济(或专案补助)。其实台湾有些产业虽然成本高于大陆,但经过转型之后提高质量,仍具有竞争力。

  其次,有些受到负面影响的产业,可透过防卫机制、贸易救济机制等等,予以降低或排除冲击。有些产业则需考虑损害就济或专案补助以避免大量失业。当局“经济部”与“劳委会”虽已编列九百五十亿新台币的基金,进行产业辅导升级与转业;但那毕竟是事后辅导,ECFA宣导的重心应在协议签署前,才能减少社会疑虑,降低阻力。

  上述应变计划都应由当局相关部门事先针对可能开放的货品项目研拟规划,当局才有具体的方案,向有疑虑或可能受害的产业业者说明。当然,沟通的方式必须用浅显易懂的庶民语言。

  总之,ECFA的沟通工作需要当局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搜集信息、未雨绸缪、预作规划,配合谈判进程向相关同业公会与工会进行双向沟通,表现当局已有周全准备的诚意,才能降低民众与相关产业的疑虑与反对阻力。ECFA的宣导沟通,可以做得更细腻。(李允杰)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