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中国干部在历史现场上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中国干部在历史现场上课
2010年05月10日 1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干部学员在66年前中共领袖追悼殉职士兵张思德、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历史现场上课。(来源:《联合早报》)
    陕西省公安系统23名正处级与副厅级政委与协调员穿着制服坐小凳上,在雨中撑伞听课。(来源:《联合早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5月10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不久前探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旁听课程,观察研讨班讨论。该报9日刊文《中国干部在历史现场上课》介绍说,近年中国干部学院引入现代教学法,在内容上着重培训官员的执政能力,在方法上强调研讨问题、探索答案,新颖的教学系统去除了过去的神秘色彩。以历史现场做课堂,利用历史场景感染力与教授现场点评,进行干部教育中最难推进的理想信念教育。

  文章摘编如下:

  2010年4月下旬,中国著名的红色圣地——延安连续几天迎来春雨。在雨中,延安干部学院师生如常分班到市区内外不同的革命遗址参观学习。地点虽然不同,但是培训的主题是一致的:重温60多年前先辈党人的创业道路,学习民心向背与政党兴替的教训,接受理想信念再灌输与思想洗礼。

  记者眼前的这堂课,地点是20世纪40年代初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村附近。教授身后、学员的正面,是体积比真人放大一倍的中共延安时期殉职士兵张思德雕像,雕像背后的山坡上竖立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五个字记录了66年前毛泽东在此地为追悼张思德所做的主题演讲,它们后来被确认为中共党、军的精神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认为是中共“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

  1944年,29岁的张思德参加烧炭工作时,因窑顶坍塌事故殉职。毛泽东下令将他隆重安葬,肯定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要重”。将一个普通士兵的事故身亡提炼为标志性事件,并且将士兵本人打造为楷模,这是中共从革命时代沿袭下来的思想工作方法的典型特征。

  今天重提思想教育,显然不只是为了抒情感怀,而是为了针对当前干部作风的现实问题,应对理想信念缺失的危机。用官方语言说就是“针对当前领导干部在党性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培训”。

  在延安枣园村,教授说,干部了解了张思德,就了解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共产党宗旨,干部要从中反省与纠正“衙门气、官气、傲气”。教授还抛出新闻热点来批评被媒体揭露的官员习气。“人民利益至上,这个关系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不是很明确,(否则)为啥出现领导干部问记者,你是替老百姓说话还是替共产党说话?”

  他的学生——来自陕西省公安系统的23名正处级与副厅级政委与协调员,穿着制服在小凳子上坐成四排听课。有人一手撑伞一手做笔记,表情严肃,陷入沉思。

    历史现场做课堂

  以历史现场做课堂,利用历史场景的感染力与教授现场点评,进行干部教育中最难推进的理想信念教育。这样的课程,延安干部学院从2005年开课至今,培训干部超过2万人。

  学院有60%以上的培训内容是在现场完成,教学地点遍及延安城内外多处革命遗址,包括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共中央旧址凤凰山麓、杨家岭、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等等。

  学员被带往参观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人的旧居;毛泽东当年会见外宾、从事劳动,进行群众工作的原址。在革命遗址与领导人旧居,现场学习当年领袖的重要著作;课堂上听课“延安整风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还要过组织生活,开展党性剖析。课程排得相当满,有些天早、午、晚都在上课。

  一般印象中,中共对干部的培训方法与内容属于带神秘色彩的保密内容,但实际上,近年中国干部学院引入现代化教学法,在内容上着重培训官员的现代执政能力,在方法上强调在思考、研讨中探索问题的解答。几所干部学院的教学系统与新颖方式,吸引了新加坡政治领袖慕名参观访问。

  如上述例子所示,现场体验课不光是游览红色景点,参观后有教授点评,重要现场有半小时以上的专题讲授,互动研讨。有时候,学员还必须调动身心投入体验,例如再次宣誓;季节适宜时,他们必须到南泥湾拿起锄头参加劳动;又或者,需要唱歌。

  课程表设有“激情教学”单元,学员得学唱革命歌曲,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时要唱《游击队之歌》;还拉队到黄河壶口瀑布去齐唱《保卫黄河》,回忆抗战时期冼星海等人在民族危亡时刻的危机感。学院相信,澎湃的河水可激起干部保家卫国的决心意志。

    学员提问流露评判意识

  上世纪1935年至1948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到内战即将结束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共中央与红军以延安为根据地的13年。按照中共党史的说法,中共在这时期实现了“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过程,精心培育、发扬光大“延安精神”,确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最终在艰难环境下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些历史场景确有无言的冲击力,教授的点评显然经过多次提炼,每每简单扼要切入核心。在课堂讲历史,教授尽可能提供学员多角度的分析,连结当前的社会问题开讲。记者发现像公仆意识、为人民服务的感情因素、中国当前的干群关系、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探讨,是无论是现场体验或课堂教学中都无一例外要浮现的课题。

  在记者参加的两堂教学后研讨课上,学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约而同指向了民主,如“延安时候的民主是如何推进的?”或“中国与美国民主有何区别,中国如何在制度上真正地体现与保障民主?”这些反映出在内部讨论的环境里,一些中层干部独立想法与批判意识的活跃潜流。

    发掘历史现场资源 加固核心价值

  要负责进行领导干部教育中最难以量化测评的理想信念教育,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燕楠受访时表示,他们深知凡涉及到价值观层面的教育,牵涉到的是个人的信仰而非知识,不能按照传统方法进行传承。因此,学院的培训理念基本是抓住两点:一是增加体验,二是通过讨论。

    点评是教学特点

  在中共干部队伍里,现年52岁的陈燕楠属于年轻、观念开放又熟悉业务的干部。他介绍说,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的特点是点评。教授从历史与专业角度出发,再联系现实,用点评丰富学员的思考。但是,教授不会形成一套结论来要求学员接受;在所有教学中,学院都不主张教授提供标准答案。

  这套教学法发展了五年,今天翻阅学员的学习心得报告,最常见评语包括:精神受到震撼,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

  但是学院教职员也看到培训的局限:即当学员离开学院回到充满诱惑的现实环境后,思想教育的效用能持续多长时间?有教授与本报交流时说,学员坦言在延安学习后,半年到九个月内仍能按照所学的一套把持自己,但是以后就难说了。

  谈到此,陈燕楠坦言:“当然我们不可能期待一个七天或十天的培训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所以要不断地对干部进行各种各样的培养与培训,希望每一次培训,尽可能对你的核心价值观有所触动。”

  他相信好的干部还是主流。此外,组织部门也正调整对干部的评价导向,更强调对干部业绩的综合评估,而不提拔那些追求表面风光,实际上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干部。他说:“组织部门主要是抓评估导向,至于怎么监督,是另外层面考虑的问题。”

  陈燕楠受访时也提起对“官本位”风气的批评。现在越来越多优秀大学生争当公务员,大家将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都押在当官与被提拔方面,说明社会发展不够均衡多元,以及文化传统上“当官”“求仕”观念的根深蒂固。(韩咏红)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