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华文媒体对英国大选的十大误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华文媒体对英国大选的十大误读
2010年05月10日 18: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10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刊文《华文媒体对英国大选的十大误读》。文章说,当英国大选成为全球话题时,华文媒体兴致盎然,深评广议。遗憾的是,有些评论人士只是通过猜测或推理,假装见证和分析了一个历史性事件。要是盘点一下对英国大选的各种观点,至少有十大误读。

  文章摘编如下:

  当英国大选成为全球性话题,尤其是出现选举居然没选出执政党、还出现了一个相对新颖的词汇“悬浮议会”时,华文媒体兴致盎然,深评广议。评论家们从介绍英国政治形态、选举制度,到推测选举结果、丈量联合政府的利弊,再到诠释三大主要政党领袖的风度气质、太太们的选票吸引力,可谓头头是道。特别是加上“历史性的”字眼,更能吸引眼球,华文读者、观众还以为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遗憾的是,有些评论人士只是通过猜测或者推理,假装见证和分析了一个历史性事件。要是盘点一下对英国大选的各种观点,至少有十大误读:

  一、“英国迎来了政党多元化时代,结束两党独大是民主成熟的标志。”

  事实是,英国早就是政党多元化,大大小小的政党太多了,包括共产党、绿党、英格兰国民党、苏格兰老年公民团结党、怀特岛党、康沃尔的儿子党等等,只是这些政党在国家议会中选不进去而已,但一定不能说英国政治是二元化、两党制。

  这次大选也没有结束保守党和工党两大政党主导政坛的格局,即便是联合政府,自民党议员能够进入政府内阁,唱主角的还是保守党和工党,一个执政党,一个反对党。在英国人看来,联合政府就像有二奶、小三的家庭,闹哄哄的什么事也难干成,怎么能共度时艰呢?

  二、“选民高兴出现联合政府,尤其是两大党联合,有利于把新政和改革措施进一步贯彻下去,政治稳定,更能表达全国民意。”

  其实,德国及欧洲大陆国家有大党联合执政的情况,那是迫不得已。政治超稳定,但容易出现新政吗?更能表达全国民意吗?把“欧冠”戴在英国头上,是大错特错。

  英国人认为有了强有力的反对党,才是政治稳定、国家政策符合多数人利益的关键。英国选民怕出现联合政府,因为一是联合政府妥协出的政策没有牙齿,二是联合政府首先顾及的是政党利益而不是全民利益。这次大选,英国选民从某种角度看,是为“反对”而投票的,并不是为“支持”而投票的,三大政党的领导人都没阐明如何解决严重的经济问题,都没有算清楚国家的账目,而是废话连篇的雷人雷语,对国内事务和外交事务所提出的革新方案缺乏新意,而且大多数华而不实,甚至缩小在取缔《太阳报》三版女郎这样鸡毛蒜皮小事上。选民对三大政党都不高兴,转而求其次,用选票阻止更差的政党获胜。

  三、“联合政府将改变英国政治文化,政治家、选民、媒体会慢慢学会妥协”。

  实际情况是,联合政府将败坏英国的政治文化。1974年出现了“悬浮议会”以后,之后的五年时间里联合政府换了四任首相,政局不稳,民心惶惶。英国的政治家、选民和媒体是最善于妥协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核心就是实用主义和按照常识行事,类似于中国的“中庸之道”。  

  四、“无论谁上台,对华政策都不会改变”。

  不一定,自香港回归后,执政的工党对华政策上的确很明智,因为没有多少包袱。但从历史上看,英国对华政策还是有变的,特别是中偏右的保守党。这次大选中,保守党党魁卡梅伦就把中国与伊朗相提并论。他的观点受到工党的嘲讽,但这不能保证英国对华政策不会改变。

  五、“美式电视辩论有损于英国的选举理性”。

  这很不对头。不能说英国引进电视辩论是不理性的,是为了哗众取宠。英国相当部分选民对政治家有神秘感,特别是今年有资格第一次投票的年轻人,电视辩论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政党领袖,同时也更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竞选政纲、风度气质、应变能力,以及英国人很看重的是否有幽默感,以便在投票时做出综合判断。

  三党领袖的电视辩论,人们看到的是布朗和卡梅伦都没有幽默感,都不风趣,也就缺乏应变能力。自民党领袖克莱格证明自己是一位富有个人魅力、能言善辩的杰出发言人,但对国内外事务并不在行。

  正是电视辩论,增强了选民的选举理性,于是他们用选票给各政党出了难题。出现“悬浮议会”,就是敦促职业政治家们不能再忽悠选民了,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吧。

  六、“保守党很保守,不愿改变传统”。

  保守党并不保守,英国人也很开放,很有创新意识。到上海世博会上看看英国馆的“种子圣殿”,你一定不会把保守与英国联系起来。实际上,推促英国发生变革的很多政策,都是保守党提出的。二十世纪英国的辉煌就是保守党缔造的,连前工党首相布莱尔都承认这点。一个保守的政党,只会把国家推往暮气沉沉中。小心,可别把“保守党”和“保守”的英文混成一个词,两者完全不能等同。

  七、“布朗失利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布莱尔阴影”。

  对英国政治很不了解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在英国政坛上,前任首相离开的那一刻起,继任者就要承担以后的全部责任。前任的政策有失误,继任者要改,不改就是你失职。假如布莱尔这次领导工党大选(他当然连资格都没有),工党胜算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所以他去助选。布朗输掉工党的多数党地位,主要原因是他筋疲力尽,江郎才尽。布朗执政下,还有“骗补门”以及大选中的一些不良行为。把工党失利赖在布莱尔身上,许多选民不会赞同。

  八、“传统媒体能够控制舆论导向,财经媒体支持保守党给工党致命打击。”

  英国媒体能影响选民,但不能左右选举,更难控制舆论导向,英国就没有“舆论导向”这样的词汇。民意只能汇聚,无法引导。就是在大选中,也没有证据表明媒体能左右选举结果。

  《经济学家》、《金融时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邮报》都是亲保守党的报纸,因为保守党代表的是金融工商阶层的利益,与这些报纸的读者定位是一致的。《卫报》、《每日镜报》等,则偏向工党,这是传统。

  要说影响大选的报纸,恰恰是小报《太阳报》,据说1992年梅杰赢得出人意料,就是该报在投票日那天,在工党领袖金诺克头上点了一盏灯。以后的历次选举,《太阳报》的赌注都押对了,包括布莱尔的三连胜和这次的卡梅伦成为议会中最大的政党领袖。

  英国报纸也有迎合和猜度民意的倾向,《太阳报》总说“我们影响了选举”,其实他们在说“我们猜准了选情”。默多克就是用这种方式,同英国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的。

  九、“最大的赢家是自民党,是党魁克莱格”。

  表面上看是这样,自民党在大选中有直逼工党的民意支持,克莱格也成为“黑马”,但英国的选举体制决定自民党毫无组建政府的可能。结果出来后,虽然保守党和工党央求式地要和自民党联合执政,但这样的好时间只能持续几天。

  自民党与保守党联手,马上可以组建政府,但自民党“心头大患”——改变选举制,也就是从现在的简单多数制变成混合比例代表制,则很难提到议事日程上。到头来,自民党仍然是三党中的小弟弟,甚至可能因为与保守党合作而分裂。这次大选最大的赢家,其实是媒体,特别是几家电视台。他们创造了“领袖电视辩论”这一历史事件。

  十、“英国大选选情不明,女王或出面仲裁”。

  从法律授权上讲,女王是可以出面仲裁的。但女王一定不会出面的,一是她不会背上干预政治的骂名,二是知道女王该用什么样的程序去仲裁的法律专家早死光了,形象地说就是“程序丢了”。

  英国女王讲的话,都是首相给提供的,虽然在正式场合中她会说“我的政府”、“我的首相”之类,那是仪式,不具有实质内容。女王在私下会给政治家一些建议,但一定不会在争得你死我活的哪个党来执政的问题上说一个字。(陈冰)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