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独子——大师之子太沉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季羡林独子——大师之子太沉重
2010年06月09日 11: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9日电 香港《文汇报》9日刊文《季羡林独子季承:大师之子太沉重》说,在季羡林生命最后几年,扑朔迷离的子女纠葛、匪夷所思的文物失窃,以及因此扯出的与北大道不明的恩怨,通过媒体传播不断发酵,不仅给缠绵病榻的大师带来困扰,同时也把风波主角之一的季承影射成“季门逆子”的忤逆形象。在外界种种猜测下,季承整理季羡林遗物,追忆往昔恩怨,透过对父亲爱恨交织的复杂感受,直率地记录一个特别人物和一个特别家庭的悲情。

  文章摘编如下:

  75岁的季承,有着耀眼的事业履历。

  他毕业于名校,是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高级工程师,曾参与领导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作为首个中美合作项目“高能物理”的核心人物远渡重洋,负责与美国五大高校的合作项目;他还与诺奖得主李政道私交甚笃,有近三十年的合作关系,并应李氏邀请出任其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一职,直到去年才卸任……

  不过,这一切并不为圈外人所熟悉。

  他为公众所知晓,只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

  在季老生命的最后几年,扑朔迷离的子女纠葛、匪夷所思的文物失窃,以及因此而牵扯出的与北京大学道不明的恩怨,通过媒体的传播不断发酵,不仅给缠绵病榻的大师带来了困扰,同时也把风波主角之一的季承影射成“季门逆子”的忤逆形象:与父亲同处一城,却长达十三年不相往来;和年幼四十多岁的小保姆产生不伦恋情;为争夺财产,策划“字画门”闹剧……一切如同“罗生门”,直至季老离世依然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之下,季承无法再缄其口,他整理季老遗物,追忆往昔恩怨,透过对父亲爱恨交织的复杂感受,直率地记录了一个特别人物和一个特别家庭的悲情。一本《我和父亲季羡林》,用二十万字的篇幅,描述了光环之下的学术大师在学问之外的人生轨迹,将季羡林人生旅程中非阳光的一面如实地袒露,大师的仁义、苦恼、孤独,甚至失败、无情和世俗,都呈现在苦涩和悲怆的字里行间。

  初夏的一个午后,在北京大学附近蓝旗营小区,年逾古稀的季承接受记者采访。对于这本“坦白之书” 悖离所谓“子为父隐”、“为尊者讳”等儒家传统而产生的巨大争议,他表示,外界对父亲的了解基本只限于学术,希望人们能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季羡林以及他的家庭,“我说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再多、再难听的骂名我都不怕,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季承坦言,一个天才的存在,对社会是一个财富,对家庭可能是一个灾难。作为大人物之后,他并不觉得是一种什么幸福,或者满足,而是一种负担。就连纷争不断的遗产,外人都觉得这笔财富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他而言,则是巨大包袱。面容酷似季老、已经眉发花白的他感慨,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可以选择,自己宁愿父亲是个平凡的人,一家人可以平静地得享天伦之乐,不要那么多曲折、那么多磨难。

  交谈的两个多小时,他全程称呼季老为季羡林先生,或季先生,或父亲。季承说,自己是不会叫“爸爸”的,直到现在叫“爸爸”都很别扭,他姐姐也一样。由于从小没在一起,一直感觉父亲比较陌生,也很少叫他爸爸,倒是经常跟孩子叫爷爷;在外面的时候,习惯叫季先生。“即使后来跟父亲和解了都不喊爸爸,301医院的护工很诧异地说,‘你都不叫你爸爸呀?’我说叫什么,人来了就行了。”

  目前季承与第二任妻子马晓琴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幼儿,宠爱有加,与自己当年父亲缺席,无法体会父爱形成鲜明对比。季羡林在儿子只有三个月的时候赴德留学,一别11载,季承由母亲一手带大。2008年年底,在父子决裂13年之后,他带当时也是三个月大的儿子去医院探望父亲,对季老说:“你走的时候,我就只有这么大。”

  季承笔下的季家不是个和美的家庭,父子不但长时间不在一起生活,且关系大多数时候是紧张、隔阂的,两人仅在季老辞世前8个月感受过稍微亲密正常的父子情。但终究血浓于水,亲情胜过任何是非,父子阔别后相见,过去的恩怨,都烟消云散了。

  记者问季承,如果季老至今依然健在,是否会有此书问世?季承说,应该会的。因为到了一定程度,父子都会敞开心扉说事情,彼此的看法应该是一致的。季老晚年对自己有过剖析反思,和这本书中指出的所谓缺点和错误,很多都不谋而合。“我想如果父亲在世时间再长一些的话,我会把书稿给他看的。”

    披露季门秘闻 诗意背后有血泪

  季承出生于1935年5月,而季羡林在当年8月就去了德国。小时候,他对父亲的印象,只是家人告知的墙上的一幅照片。为此,他不得不忍受小伙伴的嘲笑,说他没有父亲,说不出自己的父亲在哪里。

  季羡林回国后,在季承的记忆里,两人也从来没有过那种父子之间的切肤亲近,甚至连手都没有牵过,但有一个场景令其印象深刻:一次季羡林空闲,摸了摸他的头说,怎么不把头发留起来?像个当兵的。

  “记得父亲在摸了我的头之后,立刻去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冲手,使我感到很新奇。”

  父子还没来得及熟悉起来,季羡林就回北大教书了,只有寒暑假才回济南的家。再后来,季承和姐姐婉如先后考学、并毕业分配在北京,但是感情依然疏远。季承所工作的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宿舍离季羡林住的北大中关园公寓,相距只有几百米远,在办公大楼楼顶上就能看见他住处的灯光,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平常时间去看过他。一般说来,他和姐姐去看父亲,事前都要商量一下,今天要谈什么。见面之后还要礼貌地握握手,所谈的都是国家和天下大事,几乎没有谈过家庭、个人,大家就像是陌生的朋友。

  姐弟俩经常讨论如何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如何使父亲真正融入家庭。季承说,也许他们做得不够,也许父亲不肯敞开他的感情之门,几十年来,季老一直自外于家人,对家人冷淡,几乎不闻不问。他结婚的时候,季羡林送200块钱,就什么事都不管了。办婚礼时,他给父亲写了信,写了地址,但当天左等右等不见他来,后来一问,父亲说找不到地方,就回北大了。

  书里还描写了季羡林的一些“怪毛病”:不许女儿用自来水拖地、刷厕所;节电成癖,不同意买洗衣机、电冰箱、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一家人在屋里聊天,他也会进去把灯和电视关掉;不让人给他换洗衣服、床单,还有储藏东西的习惯,别人送的茶叶、食品,都收起来长期保存,偶尔拿出来请客时,不是生了虫子就是变了质;爱书如命,子女从不敢借阅藏书,偶尔翻阅也会遭到白眼。

  更令季承辛酸的是季老对亲人生死的淡漠。1989年春节后不久,为季家操劳一生的叔祖母过世,住院的二十多天内,季羡林一次都没有前往探望。这之后的七年间,季承的姐姐、母亲、姐夫相继去世,他也都没有送鲜花,没有去吊唁,没有去告别。

  后来,季承在整理父亲未完的遗作《最后的抚摩》时发现了一段文字,讲述了季老有一天来到病房看望老伴的场景,字里行间充满不舍:“德华和以前一样躺在那里,似睡非睡,脑袋直摇晃。我抚摩了她的手,她的额部,都是温温的。这温暖直透我的心。她没有睁眼,也没有看我,哪知道这就是最后的抚摩。”

  季承被深深地打动了。原来,父亲还抚摩过母亲,原来,父亲也有温存,并非冷若冰霜。他突然意识到,每位人物身后都会有他的难言之隐,季羡林也不例外。父亲不是无情之人,只是对家人不够好。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寂寞

  季羡林人生的最后几十年,其真实形象随着声誉日隆在塑造和遮蔽中并存。他唯一的儿子季承说,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孤独与寂寞,似乎是季羡林一生无法摆脱的宿命:年幼寄人篱下,青年包办婚姻,与爱人无共同语言,一生渴望被爱而不得。来自家庭的压力,他迎娶了年长自己四岁的妻子彭德华,可做了一辈子夫妻,始终无法对没有共同语言的妻子萌生情愫。季承透露说,季羡林未婚前的梦里情人其实是自己的四姨——母亲的姐姐“荷姐”,一位看上去“赏心悦目、伶俐、灵活”的女子。

  季承也提及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期间曾经有过的一段异国情缘。季羡林当时认识了房东的女儿伊姆加德,日久生情下,伊姆加德还自愿帮季羡林打毕业论文文稿,但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终究还是选择回国,而远在德国的伊姆加德终生未嫁。

  季羡林的晚年,更是异常孤独。先是叔母于1989年去世,接着,女儿婉如于1992年病故,再后来,老伴德华又于1994年12月走了。在老伴去世前两天,他与唯一的儿子季承关系闹掰,乃至“各走各路”。这一分别就是13年的完全隔绝。他长期孤身住在公寓里,一切自理,把猫、乌龟、甲鱼都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此外,作为时代最醒目的学术符号,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既无法摆脱早已公开拒绝的“国学大师”帽子,也无力阻止自己陷入各种利益争夺的漩涡。

  季承说,公平地说,季家本来就潜藏巨大的悲剧性,这是历史造成的,这是社会的悲剧,不是某个人能担当这一责任的,也不应该把责任归到某个人的身上,更不要某个人自己宣称独吞了这一苦果。 (王珏)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