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家居装饰:室不在大 有礼则雅(图)

2012年06月01日 09:1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家居装饰:室不在大有礼则雅(图)
图片来源:解放日报

  如果家能成为为人父母者的“此心安处”,那么它才能同时成为一个适合养育孩子、鼓励上进、丰富心灵的居所。

  而要拥有这样的一个家,关键不在于空间有多大,不在于装饰有多奢华,而是家中种种设置是否合乎礼仪。家居礼仪系统,不是束缚人们在家中言行的迂腐条文,而是在给予人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以点点滴滴渗透心灵,孩子不经意的改变与成长会折射出这种渗透力量的强大。

  “无礼”,家居生活便有“失范”的可能

  人们在装修家居时,常常会将玄关处理得带有迎客的礼仪色彩,但也仅此而已,总体上很少有人想到家中装修还该有礼仪上的考虑,想不到不同的功能空间是该有不同的行止礼仪的,家具的摆放、饰品的选择也是应该有礼仪上的考量的。

  因为没有意识到礼是如何渗透进家居的,所以人们容易在家居安排中露出礼仪上的破绽。

  比如功能空间的分布。有些家庭的动线设计,使主人从卧室到卫浴间或书房的走动,都落入留在客厅里的客人的视线,这种空间安排对主客双方都是种失仪。

  再如家具的使用方式。有人爱复古,使用传统的八仙桌,却不知道如何入座八仙桌是有礼数的:面向门的座位为上首,其左右为次座,背向门的为末座;有人爱欧化,使用源自西方的长方桌,但长方桌也是等级秩序和礼仪的一个符号,面向餐厅大门的一侧正中通常坐男主人和主宾,主人在左,主宾在右,依身份高低,依次向左右两边排列,对面正中则为女主人和次宾。但是,有很多家庭却常常让家中的孩子坐在了餐桌的首席。即使不拘泥于正式的餐桌礼仪,但最起码,选择餐桌时要考虑合适的高度和宽度,以便家人,尤其是孩子能优雅地完成夹菜、布菜的动作。

  发生在家中的,都是最日常的行为,而最日常行为所遵循的礼仪规范,修炼的远不只是行为,更包括待人的态度和认识社会秩序的价值标准。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散淡容易流于散乱或苍白,豪放则容易流于粗野或简陋,容易使得人们在确定家居风格时,对整合不同地域的元素有心无力,对各种潮流的追逐流于形式。家中进餐的方式只是孩子学习社会交往的起步课程,一个缺乏礼仪的家庭势必将影响孩子未来修养的养成。

  因此,我们装修家居时最要考虑的不是建材与家具,而是打造一个家的文化理由和精神依据,它将影响到家中的下一代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

  “有礼”,让家变得优雅,让心灵守住一份意境

  选择什么样的家,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自己。家具某种意义上说和衣服是一样的,它也是一个人物化的延伸。自然,打造一个“有礼”的家,就是选择做一个优雅的自己。

  有礼有序,让家优雅起来,让家拥有一种可以被忘记、不需要提示的美。那是人在有意无意间的一种体会,久处于这样的家居环境,因礼而生的优雅便会融入孩子的血脉中。

  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我家。有些家居会让人感觉烦躁、惶惑、匆忙,因为像样板间一样的家不能让人心安稳地、丰富地、持续地住下去。

  礼在约束人的日常行为的同时,更给人一种自由与舒展。我们不能在家中拥有山林,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山林,因为家中可以有绿色,可以有环保材料,有木质的家具、麻布的纺织品。木头的温暖、麻布的粗糙,会唤醒人们关于手工时代的记忆;家中叶子的味道、茶的味道,风带进来的外面世界的味道,会提醒人们生活的真实。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个人只要心存淡远,不一定非要隐居到很远的山林,不一定要有非常辽阔的面积,不一定非要有现实中深几许的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那种迤逦而来蜿蜒而去的美,是由内心深处的节制与实际空间中的细节成就的。陶渊明在一首 《止旧》的小诗中说,“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美好就在于有所止。即使是不大的厅堂,也可以庭院深深,只要人们愿意给自己留下一份细节。不要用功能与装饰占满所有的角落,而要给礼留下足够空间,意境就来了。

  当一个家不会因为装修得太好而限制孩子跑跑闹闹,不会因为装修得太满而让老人抬不起腿,而是用自然的状态呈现尊老爱幼的礼仪,那么人们就能在这样的家中获得更大的自由。

  “礼遇”,是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孩子在家中常常感到不受“礼遇”,而是被“粗暴”地爱,因为他们的权利被剥夺了。

  家居装修的时候,几乎都是大人在做选择,即使是在为孩子打造儿童房的时候。比如为女孩子选择粉色,为男孩子选择蓝色,其实这只是大人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孩子真实的需求。

  儿童眼中看到的颜色比成年人丰富得多,因为他们没有将色彩分类,不会将几十种有着细微差别的不同的红都纳入红色这一种颜色。成年人大多已经丧失了对颜色敏锐的辨别能力,因为我们会去分类,当我们眼里只有这些命名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就会把那些颜色归成几类,就不再对其中的细微差别作反应了,丰富的颜色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了。

  孩子的认知能力是被唤醒的,而不是给予的。大自然用它的颜色、声音、温度、气味、光线,还有它自身存在的形态,唤醒孩子的记忆。孩子不能时刻身处大自然中,所以如果真的爱他们,就给他们一个最大程度接近自然的家吧,给他们丰富的色彩与构图。铺墙的时候不要纯粹地用一种颜色,而在里面加上其他颜色,尽可能地柔和而又充满着丰富的信息;选用材质细腻的家具,让孩子因接触而唤起对质感的记忆;趁孩子还在完善嗅神经的时候,让家中充满青草和鲜花的自然味道。

  给孩子最自然的,而不是人类的各种命名,因为我们的能力覆盖不了大自然全部的存在。

  还有种“不礼貌”,是给孩子施加压力的家居安排

  家中还有种“不礼貌”,是给了孩子制作成本昂贵的空间,同时却施以莫大的压力。

  比如儿童房的位置,并不以孩子的需求为主导,而是按父母的生活方式设定,父母需要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儿童房便被安排在什么位置。比如同样是一套二层的复式房,有对夫妇竟将楼下没有窗户的房间派做儿童房,因为楼上是他们自己的空间,不希望被孩子打扰,而另一对夫妇却将儿子的房间安排在二楼一角,孩子进出自己的房间需先穿过父母的房间,孩子的行动总是在父母的视线内。

  这些虽然是极端的例子,但这些案例的发生并不是个别人的思维发生偏差,而是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潜意识中的不尊重。如果把子女视为拖累、妨碍与打扰,父母就会将孩子的行为发生地设置在远离自己空间的区域,如果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恣意溺爱,父母便又时时监控着孩子的生活。无论哪一种,都难说是合乎礼仪的。在疏离与亲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亲子双方的意义都非比寻常。

  家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爱与美的教育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对自己的居住空间充满好奇,并不断探寻,儿童房对于孩子来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地,更是他认识的第一个世界。给孩子以礼遇,就是精心为他们考虑,怎样的空间尺度、怎样的秩序安排会对他们的成长最为有利。对于成年人而言,即使家中做两米高的衣柜,也不太会感觉压抑,但在儿童房放一个高高的家具,会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压迫感。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没有把换下的衣服整理好的习惯,其实除了父母有意识的训练外,家中是否为孩子准备了高度适合、样式可爱的衣帽架或衣柜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许多家长为孩子选购的衣柜并不方便孩子自己取放衣物。

  了解并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才是对孩子最恰当的关怀和培养。(记者 顾学文)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