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楼市回暖预期增强 住建部:落实调控不力政策更严

2012年07月31日 12:59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年上半年,在经济增速放缓、不少企业盈利困难的情况下,楼市却出现了一波明显的回暖,各地试图放松调控的愿望十分强烈。专家指出,如果现阶段放松调控,重新走上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GDP的老路,短期内可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刺激作用,长期看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40城市“微调”楼市政策

  “经济这么不景气,肯定要靠房地产来救经济。房地产调控不可能再那么严厉了。”

  “要买房得抓紧,房价一直在反弹,明年说不定又要暴涨。”

  最近,在售楼处、在二手房中介,卖房的人都会对摇摆不定的购房者说这样的话。对购房者来说,经济增速下滑—放松楼市调控—经济企稳—房价暴涨,无论从经验还是从逻辑上判断,似乎都足以令人信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25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出现上涨,比5月份增加了19个。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环比5月再创新高,7月份进一步延续了回暖态势。房地产贷款在连续8个季度环比回落后首次回升。这些信号都表明市场正在走向全面回暖。

  一些地方在稳增长的压力下,试图放松调控的愿望十分强烈。今年以来,已有约40个城市出台不同程度的楼市调控微调政策,而且力度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市场快速回暖和政策松动,对市场预期转变的影响正逐步体现。央行发布的二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一季度有意愿买房的储户占15.7%,创两年来新高。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在稳增长的压力下,房地产调控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将越来越大。

  靠楼市稳增长无异饮鸩止渴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6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6%;房屋新开工面积923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尽管房地产调控确实是上半年经济增速出现下滑的重要原因,但也应理性看待这种“伤害”。

  “任何形式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以抑制泡沫、防止对经济波动带来过大冲击为目标,从而避免泡沫崩溃引发的经济震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

  “十一五”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累计超过7万亿元;2010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预算收入只有1.24万亿元,最后决算收入达到了2.82万亿元,超收126.5%,这么高的土地出让收入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持续这样的发展模式,会导致实体经济不振,产业结构调整迟迟无法推进,对于经济的长期伤害远大于短期拉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认为,坚持调控,能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地方将重心放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上。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今年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低为7.5%,已经为房地产调控留出了空间,体现了政府坚持楼市调控、促进经济转型的决心。

  高调督查传递什么信号

  朱中一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既要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又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保持社会稳定,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并非易事。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短期看,要继续抑制投资投机需求,限购城市的力度不仅不应放松,甚至应该加强。在此前单个城市限购的基础上,应探索全国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城市的多城市限购。

  近两个月,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连续多次表态,要坚持房地产调控相关措施不放松。国务院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调控措施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督查重点为住房限购措施、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和住房用地供应情况。

  房地产调控两年多来,国务院曾多次督查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相比之下,本次督查显得格外“高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高调的督查传递出中央不畏阵痛、将楼市调控坚持到底的决心,也在向一些地方传递信息,不能借口稳增长压力而放松调控。

  据住建部有关人士透露,此次督查的结果将影响下一阶段调控政策的走向。如果地方政策过度松动、房价反弹风险增加,有可能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对于落实调控政策不力、没有完成调控既定目标的地方,有关部门将进行约谈甚至问责。

【编辑:胡可璐】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