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业主关注巨额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如何增值保值

2013年05月08日 13:49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眼下,南宁市的新建小区较多,很多尚未进入支取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阶段。这部分业主最关心的是,他们缴纳的维修资金去哪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这笔钱能否派上用场?

  监管不便

  账户信息不公开

  根据2009年实施的《南宁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负责管理维修资金的部门,应当与专户管理银行每半年核对一次资金账目,并向业主、公有住房售房单位公布账户余额、使用情况等信息。

  遗憾的是,这条规定至今仍未实现。目前,如有小区业主要查询账户情况,必须主动持房产证和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小票,前往管理机构查询。而在南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网站上,资金管理下面的维修基金一栏,一片空白。

  此外,2009年,南宁市开始收取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时,管理机构曾承诺,通过开设触摸屏、电话查询、短信提示、银行对账单等方式,为广大小区业主提供查询服务。记者发现,这些承诺至今尚未兑现。

  5月6日,南宁市房产资金管理中心有关人员表示,房管局的网站上确实没有提供维修资金的查询功能。该中心成立迄今,也没有公布过资金账目情况,有需要的业主可致电或到中心查询个人分户账。今年,该中心正加大网站建设力度,争取早日实现网络查询等便捷服务。

  资金去向

  托管在商业银行

  在南宁市,不少受访的小区业主称,他们交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后,却不知道钱的去向,以及如今账户上还有多少钱,更不知道如何去查询、监督。其中不乏担忧者:这笔巨额资金“无声无息”,会不会有问题?

  该中心有关人员称,目前,这笔资金的专户管理银行有中国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是南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会同财政部门确定的。根据有关规定,其存储利息,主要是参照公积金存储利息的计算方式。

  记者了解到,公积金的存款利息较低,放款利息也低于普通商业贷款,属于一种特殊的收储、贷款模式。

  一银行人士称,按照规定,当年交入的资金享受的是活期利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是连年结转的本息,也是以3个月的定期存款利率计息,目前只有百分之二点多的收益率。在各种存款模式中,这几乎是最低廉的一种。

  “当初交的钱,等真正要用时,可能会贬值。”该银行界人士担忧:目前,南宁市以新建的房屋居多,基本都处于“青壮年”,等到“晚年”需要大笔资金维修时,以目前的管理模式,如何增值保值是一大问题。

  购买国债

  尚无小区提申请

  “作为管理机构,首先要考虑资金的安全性。”该中心相关负责人称,他们也希望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但是这笔资金属于业主所有,如果拿来投资理财,可能会带来巨大收益,也可能出现较大风险,“万一投资失败了,谁来承担?”

  事实上,对于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并非只有存款一条路。根据2008年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可以利用专项维修资金购买国债。以当下五年期的国债为例,年化收益率接近百分之六,南宁市约20亿元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一年可获利1.2亿元。相比之下,即便这笔资金全部是3个月定期存款,利息收入仅有5000多万元,不及前者一半。

  该负责人说,目前,南宁市还没有小区提出此类申请。购买国债应当经过小区业主大会同意;未成立业主大会的,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业主同意。“如果哪个小区的业主大会决定使用维修资金购买国债,可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

  他山之石

  多地在积极探索

  为了用好、管好物业专修维修资金,近年来,全国多个地方都在探索。譬如,针对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复杂、流程多的问题,南京市出台意见,维修资金将可以“打包”申请和“应急”申请;针对管理中存在的未交“缺口”,郑州市试点补建维修基金制度,为老旧小区补充维修资金及续筹指明路径;长沙市则启动试点,维修基金使用“2/3业主签名”的难题有望破解……

  几名法律人士认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之所以困难重重,主要是没有理清关系:小区业主交的钱,由其它机构管理,自己却不能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和处置权。当务之急,是推进所有小区成立业主大会。业主大会是维修基金持有和管理的主体,不仅便于使用好这笔钱,也有利于更好地监督物业的工作。在业主大会尚未成立时,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帮助成立业主大会,解决维修基金的落地问题,这样既能帮助小区自我管理,也能减小行政压力和风险。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