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官方称南京限价房政策仅是暂行 最快年内微调

2013年06月13日 13:29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6月5日一早,50多岁的吕采明来到南京市房改办政务大厅,向工作人员递交了限价房申请。老吕在一家地质单位工作,常年在外“漂”,4年前才回到南京,一直租房住。收入不高的他,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了南京推出保障性限价房的消息,迅速准备好相关材料“奔”到了房改办。

  今年,南京保障房市场首现限价房,岱善润福城、花港幸福城两个片区的首批1000套保障性限价房,于5月2日起接受市民申请,销售均价分别为8010元/平方米和8600元/平方米,定价比周边商品房低10%。按规定,限价房面向三类人群供应:一是符合承租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二是具有本市户籍,无房屋权属登记、交易记录的无房家庭(含离异单亲家庭及已满35周岁的未婚个人);三是经相关部门认定符合承租政府投资建设的定向公共租赁住房条件的人才。该政策推出后,吸引了不少像老吕这样的住房“夹心层”,但令人意外的是,至5月24日,首批申请时限结束后,官方公布的申购人员名单却显示,符合申购条件的仅仅79户。

  “1000:79”的尴尬立即在坊间传开,舆论哗然。

  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孟祥远评论:“雷声大,雨点小,作用存疑。”他认为,限价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个成果,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但由于前期缺乏市场调研,在门槛设置上存在问题。的确,虽然定价相较市场价已打九折,且与首套商品房一样可贷款、首付三成,但在老吕们看来购买还是有些“吃力”。而“需具有本市户籍,无房屋权属登记、交易记录的无房家庭(含离异单亲家庭及已满35周岁的未婚个人)”等框框,也把不少单身无房户挡在了门外。

  惠民的保障房政策难道真的是“纸上谈兵”?

  南京市房改办副主任秦玲坦言,很多人被“无房屋权属登记、交易记录”这一条卡住了。“不少人此前名下有房,像一些单亲家庭之前都有过购房记录,只是在住房财产进行分割后变成了无房户,并不符合限价房申请的规定;还有,一些父母担心将来征收遗产税,在产权证上加上了儿女的名字,现在儿女成年后要独立门户,想再购房时就不能算首套,这也被排除在了限价房申请的大门外。”

  她还表示,“人才”购买限价房并无户籍限定,但也需有1年的社保和个税交纳证明,与外地人在宁购房的条件一样,这可能也让一些人打消了购房念头。“而且今年6月起,公租房就开始推向市场了,目前与限价房同步接受申请,公租房租金是市场价七折,租住成本相比更低,不少人也宁愿先租公租房,以后再做买房打算。”南京市房改办常务副主任颜江也表示,条件严苛是为了回归保障性住房的本意,即保障无房户的基本居住权利。“政策先紧后松好办,一开始条件设定就宽松,符合条件的人太多,到时想紧就来不及了。”

  记者还了解到这样的细节:为给限价房定价,南京花费了半年时间,其中也透露出当下政府面对楼市两难的心态。在政府部门看来,一年上市1000套限价房,数量不少,毕竟正常商品房楼盘一年推1000套房的也不多,如果定价太低,很可能对周边商品房的销售形成冲击,定价太高,又不符合保障的实际。颜江说,限价房是个新品种,全国不少地方都在探索,所以目前南京的政策也仅是“暂行”状态。不过,“目前来看,政策还需要精细化打造。”

  但他强调,是“坚持从严基础上的适度扩面”,政策最快年内微调。比如:子女之前与父母共有产权后结婚需要独立门户来申请限价房的,如果目前与父母共有的房屋面积不大,只有六七十个平方,那么可以把这部分人纳入保障的范畴,相反,父母本来就有两三套房,现在共有住房的面积也很大,那肯定就不能划进去。另外,之前虽然有购房记录,但如果人均居住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也计划纳进来。人才申请限价房,原来倾向于仅供应高端人才,现在可能会放宽至“211”系列或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有一定职称的工程师等。

  据悉,南京将把限价房列为常态性的保障房申购品种,首批申请后余下的921套房已从5月26日起继续接受申请,至6月5日,第二批申请的数量已超过了100户。房改部门将视申请情况,每季度或每月对符合条件的申购者进行公示。

  秦玲说,两处限价房片区的配套正在完善,花港幸福城公交已经开通,将来是一中学区;岱善润福城目前已是现房,未来会通两条地铁,还将引进金陵中学分校。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