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圳教师队伍面临断层 “绿道”教师吁解决住房

2013年07月25日 13: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待遇不高、“后顾之忧”难解决,通过“绿色通道”(以下简称“绿道”)进入深圳的内地优秀教师生活堪忧,深圳教师队伍面临断层现象。《南方日报·深圳观察》的报道《内地优秀教师为何不接深圳橄榄枝》(详见2013年7月15日AII01版),引起福田区200多名通过“绿道”进入深圳的优秀教师的关注,他们日前联名上书市政府有关部门,希望能解决“绿道”教师的住房问题。

  对此,福田区区长苗宁礼表示,政府将在政策许可的最高限度内关心“绿道”教师的住房问题,这一问题将纳入区里下一步统筹考虑的范畴。

  福田区去年以百万“重金”向全国公开选拔5名中小学校长,深圳为企业人才也配售了千套每平方米4500元到5000元的房源。基于此,200多名“绿道”教师多次联名给市、区住建局去信,希望能解决住房问题。

  市人大代表刘秋云此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引进的教师,可以通过2到3年的表现进行评定,如果确定是优秀人才,再上报上级部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对于他们的配偶调动等问题也应该予以考虑。

  “这个事情政策性很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市人大代表杨勤认为,深圳特区从建立到现在,教育和医疗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一直困扰着我们,但由于涉及顶层制度设计,非常复杂”。

  实际上,“绿道”老师也在极力争取政策支持,多次给市、区住建局去信,还将向市委书记、市长反映问题。

  记者从洪军提供的福田区住建局的文件中看到,“由于侨香村和深云村住房产权均属市住房和建设局,并由市住房和建设局进行分配”,福田区住建局目前已专题请示市住房和建设局寻求解决方案。洪军提供的市住建局文件(深建房改[2013]141号)则称,深圳自2003年起已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停止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实物分配。侨香村、深云村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住房,是定向用于解决2002年12月31日前入编且符合购房条件的职工。由于“绿道”引进教师均为2003年后入编,不属于该范畴。因此,“绿道”教师的住房问题仍难得到政策支持。

  不过,据福田区教育局新闻发言人刘粤生透露,福田区住建局、信访局、住宅局等部门领导上周五与5名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福田区区长苗宁礼已经做过正式的解释和说明,目前没有新的回应”。记者了解到,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苗宁礼表示,政府将在政策许可的最高限度内关心“绿道”教师的住房问题,而老师正常反映诉求合情合理。“要关心推动解决问题,要用全用满政策,但不能明显突破政策,要征求市里的政策允许,目前确实存在不能突破的大政策。”

  “区里有房源,等区住建局了解情况后,将纳入区里下一步统筹考虑的范畴。”苗宁礼表示,现有住房政策只有申请货币补贴、安居房或周转房,货币补贴住房政策会尽快出台。据了解,福田区政府将积极解决老师现居住地的维修问题,继续呼吁市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参与货币补贴、安居型商品房轮候、争取周转房等方式解决老师住房问题。

  【现状调查】

  住房窘境:一家三口蜗居宿舍

  2005年,墨言在某省重点高中200多名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有的两名省级骨干教师之一。他通过“绿道”进入深圳教书,至今已有十余载。

  和墨言的经历类似,内地不少特级教师、获得省级甚至国家级荣誉的优秀教师,通过深圳为高端教师人才开辟的“绿道”进入深圳。福田区至今已引进近300名优秀教师,“可以说,都是当地的顶尖人才”。

  然而,不少老师来深一两年后就后悔了,因住房问题成为“心头之痛”。记者掌握的50名“绿道”教师的资料显示,当中13人在深圳买了房,其余37人均租住学校的周转房。

  “2005年来深圳的时候每月收入有5000多元,当时房价1平方米也是5000元,内地教师工资才2000多元,待遇很让内地教师羡慕。”忆起当初,洪军笑了。来深圳前,他已是内地某市中心区一所学校的副校长。

  8年过去了,洪军的工资涨到1万元左右,房价却涨到三四万元1平方米。“当初一个月不吃不喝能买一平方米,现在到退休都买房无望了。”洪军说着直摇头,“原以为‘绿道’进来的人才应该有较优厚的待遇,当时没有说不分房,大家心里都有期待。”

  然而,“期待”落空了。工资无法买房,不少“绿道”教师只能在深圳蜗居。虽然学校周转房每月租金不超过1000元,但他们感觉居无定所,心如浮萍。

  2008年调入深圳的曹娟,至今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在学校宏伟的教学楼顶上,原是老师的午休室,如今却是曹娟的家。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蜗居深圳,曹娟感觉操碎了心。由于长期失眠,心理压力过大,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为了解决老师的住房问题,有学校甚至将操场看台下的地下室改装成周转房。由于地势低,室内非常潮湿。夜幕降临,不少曾经风光一时的教师却在这些角落彻夜无眠。

  “来深圳已经10年了,到退休不吃不喝,我也买不起像样的房子。”2003年就来深圳的张君情绪激动。此前他在内地工作20年,来深圳前当地区长亲自打电话挽留他,甚至专门为他召开党委会议,差点为此取消他的编制。当年的学生听闻老师在深圳买不起房,都颇感惊讶。

  “儿子买矿泉水喝,我和他商量,咱家不是买矿泉水喝的家庭,得攒钱买房子,早点把姥爷接来。”家在东北的李平提及此,面露尴尬。李平2011年通过“绿道”调入深圳,如今一家三口蜗居在单位不足20平方米的宿舍。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接电话都得躲到厨房或洗手间。

  “2008年和今年,福田区两次针对企业人才制定了住房政策,却没有针对‘绿道’教师的。”李平很疑惑,为什么只有在教师节,教师群体才会被关注。

  分居之痛:十年分居关系紧张

  除了实体的“家”,“绿道”教师精神的“家”在进入深圳后也岌岌可危。

  记者从50名“绿道”教师中了解到,29人因调入深圳导致夫妻分居,最长的时间是10年,其中有老师因分居导致离婚。在21名未分居的老师中,不少人的配偶放弃内地优厚的工作,来深圳当“临时工”。住房小,无法接父母同住,28名老师假期都会回老家照顾父母。

  经“绿道”进入深圳的教师年龄多在40岁左右,早已成家立业。他们来深圳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分居,要么配偶辞掉内地的工作。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晚年应在哪里度过?”红霞今年50岁,和丈夫分居已近10年。红霞在内地33岁就当上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升学带头人等荣誉。40多岁放弃了内地的事业来到深圳,如今年近退休仍在一线担任主科教师。由于买不起房,只能住在学校宿舍,从此过上分居生活,和丈夫半年才相聚一次。但距离并没有产生美,而是带来了矛盾、怀疑、猜忌。如今,夫妻间说话基本没好气氛,“总是他怨我,我怨他,彼此都很委屈”。红霞的儿子27岁,在关外学校当临聘教师,“如果当年的决定葬送了家庭,我如何面对晚年生活?”

  除了住房所限分居两地,配偶工作无法解决,也让不少老师长期分居甚至婚姻破裂。曹娟来深第二年就离婚了,她告诉记者,老公在内地有很好的工作和地位,但人过中年想重新在另一个城市找到好工作,实在不容易。

  提起3年前的事情,曹娟仍会落泪。刚来深圳,虽然通过“绿道”的面试,却仍要代课一年通过考核才能正式进来。曹娟心里没底,每天给老公打电话,但时间久了却每次都以吵架收尾。夫妻关系恶劣的两年,曹娟每晚都在泪水中入睡,但第二天早上睁开红肿的眼睛,又要精神抖擞地去上课。

  不过,即使配偶愿意放弃内地的稳定工作来深,再次找工也是一场“战争”,洪军就为此奔波了5年。他的妻子在内地是高级教师,由于不允许停薪留职,只能到深圳成为学校临聘人员,当过代课老师,也当过管理学生午休的职员,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元。幸运的是,5年后广东全省解决代课老师的遗留问题,妻子终于成了正式工。

  黎文没有那么幸运,她的老公也是内地教师,来深后在一家公司工作,由于公司效益不好,被辞退后一直待业在家。找到代课老师的工作,却因区里一份文件而下岗:代课老师需要本科以上学历,她老公只是专科文凭。

  【市民热议】

  政府该不该为“绿道”教师安居买单?

  针对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绿道”教师要求解决住房问题的诉求,网友在深圳某论坛上进行了一次大讨论。政府该不该为“绿道”教师安居埋单,成为争论焦点。

  “教师工作稳定,工资待遇也不错,除了正常的周末,一年还有几个月的寒暑假可以休息,相比其他上班族已经非常不错了。”有网友认为,有如此安稳的工作还要求解决住房问题,“要求太多了”。

  “现在教师的待遇比公务员还好,假期多,还可以利用假期做家教赚钱”,网友“群英会”认为。“老师们,该知足了”,网友“我是神神”表示,老师工作稳定,有寒暑假,工资一万多,还不满足?还要拿纳税人的钱盖房子?

  还有网友认为,如果之前在工资还能支付时买房,现在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网友“米糕”尖锐地提出:“能买的时候不买,现在让政府买单,让纳税人买单?”

  不过,也有网友持不同意见,认为教育是强本之道,政府应该重视人才、重视教师。“绿色通道进来的老师都是内地优秀的骨干教师,是高端人才,理应受到应有的待遇。”网友“沦落天涯”指出,这批优秀教师在内地早就功成名就,现在献身深圳教育已经近10年,生活陷入窘境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深圳引进那么多企业人才,政府都给了高额补贴,为什么对同样重要的教育人才却没有相应的补贴?”网友“anyway”认为,看待“绿道”教师的生存状况,应该放到与他们有同等资历和实力的人群中进行比较。

  “都是房价惹的祸。从宏观来看,如果这些引进的教师都活得不好,那就越来越少教师愿意前来深圳教书了,长此以往,深圳的教育质量只会越来越差。”有网友认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深圳物价过高,而人力资源的待遇却没得到相应增加。

  (应被访者要求,墨言、洪军、曹娟、张君、李平、红霞、黎文均为化名)

  记者 昌道励

  实习生 朱沛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