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石磊:四大因素重振市场信心 房价下跌难破冰

2013年07月31日 14:5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导读】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明确表态有信心完成7.5%GDP增长目标,下半年稳中求进,加大释放有效需求。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接受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的联合专访,解读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由于最近发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中,我国GDP同比增长7.6%,二季度增长7.5%,增速放缓,市场对全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充满担忧。对此,徐绍史明确表态,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7.5%左右的预期目标。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对此发表评论。

  对于今年全年7.5%的GDP增长目标能否完成,市场上近期一直很有争论。徐绍史这样的明确表态是不是能够打消疑虑,提振市场信心,徐绍史主任的信心来自哪里?

  石磊:第一,城镇化所带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城乡基础设施的改造,将成为新一轮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第二,从上半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比城市增长的快,差距正在缩小,农村的购买力将会进一步增加;第三,民营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下半年大有改进,尤其是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中60%多都是民营经济完成的,占GDP总量的比重是相当的。第四、服务业增长的速率比第一、第二产业以及整个GDP的增长都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动力;第五,结合中央特别强调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转换成积极的投资,政府公务投资还会进一步增加,也可以形成经济增长一部分的因素。

  保增长是不是意味着中央会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是不是意味着会出台更多的刺激政策?我们再来听听徐绍史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表态。

  徐绍史:下半年整个宏观经济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三者的有机统一,那么具体到宏观政策来说,就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它的针对性和协调性。

  徐绍史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定调为,“宏观政策不会变化”。具体来看,他说,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要激活财政存量资金,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把钱用在刀刃上。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下半年要如何应对?

  石磊:大量主渠道的资金,如果不能有效地管控,极有可能在主渠道管理比较严格的情况下,进入影子银行,比如地下钱庄、私人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货币资本大量的流出,使得国家不能有效地调控,不能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如果能够管好这部分金融资产的增量,在去产能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双向地通过积极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可以释放出新的实体经济中增长的动力。另外,财政用好增量,将来更多的用来改善基本公共品的提供和配置,以及基本公共品的可持续发展。

  徐绍史还提到了下半年保持经济增长稳中求进的具体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加大释放有效需求。主要包括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

  徐绍史:下半年比较重要是释放有效需求,其中要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第二条措施要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尤其要保证“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一些重点建设项目,比如说要加快城市棚户区的改造以及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还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建设,还有一项就是要积极稳妥的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同时要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徐绍史在这些具体措施中,提到了从内需到投资的很多方面。首先我们关注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容。比如推动户籍、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这其中有很多一直难以破冰,推动起来阻力不小。发展新型城镇化短期有明显效果的是不是还是房地产业?

  石磊:公众对城镇化的预期就带来对房地产价格的预期,比如特大型城市上海,一方面国家严格控制房地产价格上升的速度,而另一方面近几年平均以不少于10%的价格增长水平上升。主观上不希望上升,客观上肯定上升,因为它受到土地供给弹性不足的影响,受到刚性需求持续不减的影响,受到社会资本大量充裕的影响,这三个主要的变量就使得大家很容易把城镇化跟房地产涨价之间预期给它统一起来,肯定会形成客观的趋势。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