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功能才是城市基建重点

2013年08月07日 09:28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张 毅

  当前提出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重点任务,不能简单理解为拉动内需、稳定增长的手段,更不能将其搞成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豆腐渣工程”——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界对此给予广泛关注——资本市场从中捕捉投资方向,企业商家从中发掘商机,有的地方甚至将其解读为新一轮城镇化基建潮的“发令枪”。笔者发现,在增量思维的惯性下,很多人对会议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后那句“重点改善薄弱环节”关注不够。

  此次加强城市基建,并不是仅仅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对新一轮城市基建潮的开闸放水,是顺应人民期盼,夯实城市建设薄弱环节,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质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拉动内需,属于既利当前又益长远的举措。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突破51%。仅2008年之前的10年,全国城市基建投入累计完成近4万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平均20%以上增幅。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我国当下的城市化仍然是一种不均衡的城市化,其中基础设施的结构性功能缺陷特征极其鲜明,具体表现为“地上强、地下弱;高楼多、绿地少;大街亮,小巷黑;供给强、管网弱;路桥宽,行路难……”近年来,4厘米宽的“雷人自行车道”、九曲十八弯的“坑爹盲道”、下水井雨季变“陷阱”、架空线缆“乱似蜘蛛网”等频频见诸媒体,备受诟病。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交系统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6项重点任务,可谓切中了当下城市基建中结构性功能缺陷的“任督二脉”。同时,会议特别强调“要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严禁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豆腐渣工程’,真正做到建设为民、惠民,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从6项任务详解到3个“严禁”,应该说,既找出了“病源”,又开出了“药方”,打了“预防针”。

  “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承诺,在很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能见到。不过事实有点让人失望,很多地方城市基建的群众满意度与建设速度、规模并不成比例。究其根本,首先在于“形象”、“政绩”思维作用下的“理念缺失”和“动作变形”,部分城市决策者有意无意地忽视城市建设的本质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进度优先、形象至上、财政增收以及过度崇大尚新的体量、造型追求淹没了以人为本的功能需求。在很多地方,日新月异的城市地标随处可见,实用便捷的垃圾分类设施却难觅踪迹;通衢大路日益宽阔,安全无忧的盲道和自行车道却无处存身;光鲜的新型轨道交通建设热火朝天,而传统公交体系却度日维艰;亮丽的大广场火树银花,而街心花园却被停车场占用……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实用性、方便性和共享功能被严重边缘化。

  再一个原因就是城市重大基建的决策机制往往过于主观。长期以来,涉及民生的城市功能性建设决策权取决于主官意志和部门权力,建什么,如何建,民意的介入程度始终在低位徘徊,主体角色难以彰显。理解了这些,也就不难理解很多城市年终盘点的诸多涉及城市基建的民生工程,为何老百姓并不完全认同。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这是不少城市多年前就提出的建设原则和追求。但要真正把这一体现宗旨观念的口号落到实处却并不容易。就此而言,当下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该成为一些城市决策者和管理部门查找问题、改进作风的契机。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