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滇地产开发投资1084.43亿 商业银行将“惜贷”

2013年08月15日 15:00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为确保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的审慎性,银监会于近期制定发布了包括《关于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补充监管要求》(以下简称补充监管要求)等在内的多个资本监管配套政策文件,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则是提出个人住房贷款的违约损失率不得低于10%。

  “短期对银行的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违约损失率越高,对银行放贷的限制也越多。”某国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受制于10%红线的监管要求以及银行年中出现的资金流动性的问题,下半年各家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将更加紧张。某国有银行云南省分行个贷款某人士也表示,此次银监会给出了10%的“底线”,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银行信贷将更加趋紧。

  相关新闻

  前4月滇地产投资同比增36% 商品房销售增7.4%

  个人房贷违约损失率不低于10%

  该《补充监管要求》明确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应审慎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等风险参数。商业银行应根据清收不良贷款的经验数据、内部政策流程、经济周期对抵押品价值的影响等因素审慎估计违约损失率,鉴于房地产价值波动的周期性特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损失率不得低于10%。

  据云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云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084.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36.9%,商品房销售面积1234.63万平方米,同比微涨3%,商品房销售额540.92亿元,同比上涨15.5%。7月昆明商品房销售达10696套,成交面积为1084995.19平米,更是创年内新高。

  “全国房地产开发的持续火热,对银行资产不良率产生了不小的压力。”一国有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银监会出台《补充监管要求》对房地产来说将会有“降温”作用。

  据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较一季度增加130亿元;其中,次级类贷款余额为2335亿元,可疑类贷款2413亿元,损失类贷款648亿元。分机构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395亿元,股份制银行3254亿元,城商行496亿元,农商行625亿元,均较第一季度末有所增加。

  商业银行不良率为0.96%,持平于一季度末。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环比有所上升,分别由一季度末的0.77%、0.83%上升至0.80%、0.86%。贷款损失准备金15781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411亿元;拨备覆盖率292.50%,较一季度末略升0.55个百分点。

  虽然数据显示近期银行不良贷款有所回升,但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房价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商的名单制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非信贷融资得到有效控制,总体风险是可控的。

  下半年银行或“惜贷”

  据介绍,《补充监管要求》提及的违约损失率是指债务人违约将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数额。以客户房贷100万元为例,一旦客户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将对客户抵押物进行拍卖,如果银行总体收回90万元,那么违约损失率就正好为10%。

  “受制于这条红线以及年中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尚未消除,下半年各家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会更加紧张。”一国有银行业云南省分行人员告诉记者,此次《补充监管要求》要求个人房贷违约损失率不得低于10%,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银行的房贷放款额度产生影响。

  此外,由于房地产行业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包括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已经开始从政策层面收紧房地产贷款,监管部门希望在坏账出现之前得到很好地控制。

  对于银行未来房贷风险方面,上述人士表示,银行可能会通过提高房贷首付比例以及更加精细对抵押物的评估来保障资产安全。首付比例的提高意味着银行收回贷款的可能性将更大。虽然短期对银行的影响不会明显,但从长期来看,违约损失率越高,对银行放贷的限制也越多。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负责人也表示,虽然每家银行都会有一套不同的贷款违约概率和贷款违约损失率的考量机制,但是房地产市场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程度很高,监管部门这一做法主要出于银行风控和资产不良率的考虑。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