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拆”到底 让违建问题不“烂尾”

2013年09月02日 14:1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接到南海区怡翠世嘉花园小区业主报料称,该小区住宅楼顶层天台也惊现违章建筑群,多栋住宅顶楼被违章建了23套60到100平方米的房。有业主反映,有的违章建筑已出租,有的租金高达2600元/月。南海区城管执法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后,表示为遏止违建继续施工,将联合多部门对工地进行断水断电处理。

  在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2012》里,让我颇为自豪的一幕便是最后造出了拯救大家的超级方舟,就是“俺们”的汗水结晶。

  建设能力强,可以拯救世界,但要是过分用力,有人用在了自己的楼顶……

  根据记者的现场所见,佛山几处违建可谓是建出风格建出水平,虽然比不上北京某座“最牛违建”弄一座山在楼顶——也真够绝的,眼神不好的还以为遇上了海市蜃楼——但至少也是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有的还打通顶层成为复式楼,可谓乘凉赏花赏月必备利器,生活极有情调。但一经媒体曝光,这情调可能要有些扫兴。

  初看这条新闻,我感觉比较奇怪的是,为何眼皮底下这么一大坨违建,不仅仅是砌堵墙放几个花盆的小事,为何存在了一年之久,经历了无数次投诉,竟然安然无恙?

  这里还有个不太恰当的联想,近来看到有关“误拆”的新闻,本不该拆的,阴差阳错拆掉了;本应该拆掉的,无论业主自拆也好,执法部门强拆也好,总之大多数业主和市民认为应该拆之而后快的房子,反倒赶工赶得不亦乐乎。在记者曝光的第二天,仍有业主顶风违建。看来,这些业主等房子住等得如此心急火燎,住房困难一定不小。

  当然了,楼顶违建并不是佛山一城独有的问题,我相信也不单单是本报所曝光的几个小区的个别问题。这几天跟朋友聊起天,很多朋友看到报道都愤愤不平要给我报料,“你这算什么!×××小区更厉害!”看来,到了今天,违建已经不是一个点上的问题。

  有人说,这事情要怪顶层业主的素质不高。楼顶明明是小区公共用地,怎能由一户人家去霸占呢?其实这背后更有一笔经济账。楼顶建一座房子,投入不过十几万元,每月出租就可回笼一两千元,这比炒房还好赚啊。媒体一曝光就拆掉了,十几万元打了水漂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亏本买卖,说什么也不能做。

  不过,若是把鞭子仅仅打在顶层业主身上,我也觉得有失公允。顶层业主也对记者喊冤,说是买房时得到了买顶层送楼顶的“承诺”。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无论这承诺是真是假,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但是否有人故意给购房者开了一张吸引力十足的空头支票,这也有一定可能性。还有网友质疑了,为何违建的建筑材料都跟原来建筑差不多?为何运送材料的人员和车辆可以视物管的门禁如无物?这里面有点蹊跷。总之,既然不是个别问题,或许就有潜规则存在。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只不过缺少把潜规则打破的决心。否则,可能会拆了一两座,还有后来人。

  另外,在一些违建事件中,其实都有着共同的发展路径,刚开始建的时候没人注意,建的过程中没能及时刹车,建好了又不能立即拆掉。诚然,执法需要有一个过程,切不可逾越法定程度,最终也未必一定要拆掉。但在长达一年的投诉当中,业主们无疑希望看到更加严厉的强力措施,结果一年多来建设非但没停,反而在曝光后还顶风违建,这有损法律的权威。

  眼下,违建已成大众话题。但要注意不要让它成了“烂尾新闻”,一旦热点过去了,之前还让人义愤填膺的事情最终可能就不了了之。不过,既然相关部门已经介入并启动了相关程序,我还是乐于见到这一起新闻事件摆脱“烂尾”的命运,给各方一个合理的结果。

  古词有云,“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希望,咱们都能有这“眼看”的机会。

  一呼百应,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新闻背后

  8月的大多时候,我都处在一种初入职场的焦虑之中,在这种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承担起记者应有的责任感。南海怡翠世嘉小区违建现象的曝光,就这样加速了我的成长。

  那一天,前辈偶然间从网帖上看到这个小区的天台违建现象,让我做追踪。第二天一早,带着所有的线索:小区地址、违建现象,我到了这个小区,开始了茫茫人海之中的调查之旅。小区中层层设卡,我进得了小区,却上不了顶楼,于是在小区中碰运气地到处询问,好多步履匆匆的住户都对此不予置评,或并不理睬。终于碰到了一位年轻妈妈表示确实存在违建的事实,并很热情地引荐我见到知情人士。到这时,采访开始变得顺畅起来。这个过程中,会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整个事件的曝光、发酵、推动过程中,市民及网友都在背后做强有力的支撑。他们会尽力提供给我们需要的所有信息,他们会热心提供线索和联系方式,方便记者去核实。而每一篇报道刊登出来后,他们都会非常及时地总结出他们的相关疑问。可以说,每一篇的追踪报道,都是有市民在推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来自背后的力量,他们在默默地推动事件发展,使得这个事件越来越透明。

  在第二篇追踪《天台之惑》出来后,我在网帖上看到尽管网友立场不同,但他们都在热烈讨论,引用里面的观点。这次报道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要预设立场,完全客观呈现,才会最大限度地逼近真相。

  顶层违建这个事情牵涉到多方利益,而整个追踪报道做下来,我意识到这件事情没有赢者,始作俑者就是因为那一丝贪欲才酿成了近日的纠纷。而大家如果都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自然就会减少很多问题。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