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楼组互助基金居民自用自管

2013年10月09日 10:3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 栾吟之)“节假日搞什么楼组活动?”“重阳节给老人送什么慰问品?”这几天,石泉路街道的居委干部正在和居民们一同商议这些 “开心事”。与以往不同的是,居委干部不再顶在一线“大包大揽”,而是由居民自己当主角,活动费也来自于居民募集资金。如今,这种“楼组互助基金”已经由石泉路街道推广到普陀区各街道镇,而设立基金的好处,远远不仅是多一笔帮困或活动经费这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化解人际淡漠

  “楼组互助基金”源自党员“一日捐”活动。上世纪90年代,石泉路街道太浜巷居民区像许多老城区一样,接纳了一批因企业效益不好下岗的“社会人”,这批居民中有一些患重大病无处报销医药费。当时,居民区党总支在楼组里发动党员“一日捐”活动。一些热心的楼组长们还在楼道里常设“爱心捐款箱”和“废旧物资回收箱”,把日常募集以及卖旧报纸和瓶瓶罐罐的费用,积攒成基金。日复一日,自筹资金的做法从党员间推广到全楼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楼组互助基金”由此诞生,街道还1∶1匹配资金支持邻里互助。

  “建立基金的最大益处,除了钱之外,更重要的是化解人际淡漠。”拥有“互助基金”的楼组居民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住在岚皋路某弄的一名女士患上血液病,夫妇俩微薄的薪水既要支付医药费、又要供儿子读书。她家成为“互助基金”多年重点帮扶对象,好不容易熬到患者病情稳定、儿子大学毕业,如今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儿子成了小区志愿者。居民小潘不到20岁就父母生病双亡,楼里叔叔阿姨纷纷到小潘家里关怀,离休干部赖才根与他结对,每年出资2000元资助小潘完成学业,一直到他走上工作岗位。

  小区的事如今推起来很顺畅

  几年运转,基金账户里的钱如滚雪球般源源不断,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老房子里租客越来越多,人员结构的改变一度令基金难以为继;新商品房小区居民之间互不相识,楼组长连敲开房门都很难,“互助基金”眼看很难推行……这些新问题该如何解决?

  “租客也是楼组大家庭一员。”镇坪居民区首先打破户籍限制,居委会在每半年收取一次保洁费时多收20元钱纳入互助基金,这种“半强制做法”曾让少数租客颇有微词,但他们也很快尝到甜头——逢元宵、端午、重阳节庆日,楼组长总会用互助资金买些粽子、汤圆等点心送到每家每户,老人过生日时还能吃到大家送的蛋糕。

  在商品房住宅小区秋月枫舍的两幢楼里,“楼组互助基金”的试点也很成功。“小区里知识分子很多,居民们很注重事情的规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宪鹏告诉记者,镇坪路177弄13号楼、176弄8号楼里,“基金管理小组”成员定期把资金使用和募集情况张贴在楼道里,除了隐去受助人姓名外,其他信息分毫不差。每年年底“捐款季”,楼道里一贴出“朋友们请注意”的红榜,大家总在两三天里主动响应。

  “许多工作,如今推起来特别顺畅。”这是居委会干部从居民自治过程中感受到的“减负效应”。石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郑晓军很有感慨:“鼓励居民自我管理,让各种矛盾在楼组里自行‘消化’,基层才能腾出更多精力有所聚焦,关注重点民生问题。”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