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伪逆城市化”倒逼真改革

2013年10月12日 13:51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对于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言,“伪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值得高度警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改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眼下,当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据报道,因农民市民化和土地财产权利挂钩,在部分户籍改革试点城市中,已出现了不少“伪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农民工反倒不愿意要城市的户口,甚至很多原有城市户籍的人口,也希望换成农村户籍,以分得田地,享受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红利。

  事实上,与上述中国式“伪逆城市化”现象有着明显区别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逆城市化”现象多半出现在少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其突出表现是,投资方向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大城市人口逐渐减少、经济衰落,同时这种衰落在大城市的“内城区”显得特别明显,而其周边乡村地区的人口却比以前增加。

  “逆城市化”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趋于饱和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压力的日益增大,迫使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从而使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显然,由于城市化发展趋于饱和而自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又顺势成为解决“城市病”,促进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与中心城市“对接”的重要推动力,以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而我国部分城市目前出现的上述“伪逆城市化”现象却另有原因。据报道,不久前,浙江义乌出现“两栖”公务员,200多名公务员竞相将户口迁回农村“当农民”。事实上,类似这种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的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屡见不鲜。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较早步入了城市化进程,发展到现在,城市化水平本身已经很高。在此背景下,随着新型城镇化浪潮的到来,周边农村土地越来越值钱,农民身份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多,有的农村户口甚至牵扯到上百万元的收益。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自然导致东部沿海城市农民不愿意要城市户口,甚至出现很多原有城市户籍的人口,也希望换成农村户籍的“伪逆城市化”现象。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还存在第二类“伪逆城市化”现象。在空喊了多年的户籍制度改革迟迟不见进展的情况下,一些城市化并未饱和、承载力并未超标的城市利用居住证制度设置学历、技能、投资等新门槛现象目前十分普遍,由此导致进城农民因缺少基本的社会保障,难以真正留在城市,进城一段时间后,不得不重返农村。

  从近年来各地的实践和国务院的政策来看,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基本上遵循着“积极稳妥”的思路。2000年,我国全面放开了县以下城镇的落户限制;2011年,全面放开了农民进入中小城市的落户限制;2012年,首次放开地级市户籍,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户籍制度也在进行探索。

  不久前,广州市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家庭户”,再次引发人们对于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的猜想。此外,河北、辽宁等10多个省区也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

  尽管如此,有专家认为,一些地方户籍制度改革依旧大量存在“空转”现象,即直接把农民的户籍变了,但并没有改变他们生产和生活居住条件。这样的户籍改革自然没有实际意义,从而也使“农民工市民化”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难以真正落地。

  针对第一类“伪逆城市化”现象,公务员想当农民,源自土地的诱惑,虽然在全国并不具普遍性,但反映的是东部一些省份政策管理及权力监督存有漏洞。真正让这些“追逐利益者”出局,还得依赖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一些权力部门手握的可操作资源逐渐取消。

  而对于第二类“伪逆城市化”现象,还须尽早加快进行实质性的户籍制度改革。与此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依附在户籍上的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不是公安部门和户籍制度本身所能解决的。户籍真正放开后,更需要社保、财税、土地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真改革,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城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作者系本报记者)

  ■肖正华/文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