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叶剑平:参与新型城镇化重在改善民生

2013年10月12日 13:53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时下,在“拉大城市框架,建设××新城”、“×年大变样”等口号下,从小县城到省会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到沿海发达地区,以新型城镇化名义“造城”的冲动仍在加速上演。

  与此同时,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一些房企也在跟随地方政府的“造城”计划盲目圈地,以各种噱头进行房地产开发。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房企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进一步作好企业公民,履行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日前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独家专访时还强调,眼前,值得投身新型城镇化建设浪潮的诸多房企深思的是,城市为谁而建,怎样建造幸福之城,以及如何更进一步改善民生。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当前,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土地的城镇化已明显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叶剑平还介绍说,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多采用低密度、分散化“面状扩张”的方式,城市规模和占用土地面积在短期内迅速扩大。

  据相关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0%多,远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同期人均建设用地133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限额的30%。

  “过多过快的城镇建设,挤占了大量社会资源,推高了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挤压了企业发展的空间,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背道而驰。”叶剑平同时表示,在此过程中,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虽然是主要推手,但那些不切实际盲目拿地圈地,以各种噱头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房企也有一定的责任。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房企凭借雄厚的资本疯狂拿地后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房地产开发以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而是大规模囤地,等待土地升值后赚取更多的利润。

  “房企大规模囤地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隐患之一,大量的囤地行为将导致中国土地和财富资源严重错配,进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叶剑平还说,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整治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房企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没有形成一种自觉。

  除房企自身战略布局外,基于利益驱动,房企和地方政府走联合之路,利益共享也是房企囤地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数据,由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土地闲置占比高达46%。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是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这就需要拿地的房企始终要有社会责任意识,不闲置土地造成资源浪费,这样才能促进自身行业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叶剑平说。

  改善民生是目的

  房价低些,做生意成本少点,交通顺畅些,就医、上学方便点,老人、孩子过马路安全点,在家附近就能买菜、购物,白天抬头看得到蓝天,晚上能看到星星,老百姓对城市生活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然而,在一些地方,“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与人的基本需要渐行渐远。一些城市过度追求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已经加剧了环境恶化。

  叶剑平介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90%以上城市水域严重污染,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8% 10%的速度增长,在50%的垃圾处理率中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大多数垃圾只能简易填埋,使一些城市陷于垃圾包围之中。

  “鉴于此,新型城镇化必须逐步改变传统的增长导向型城镇化模式,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叶剑平说。

  对于房企而言,新型城镇化建设无疑是一大机遇。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把握新型城镇化,创造新的发展模式。

  “除了住宅开发、城市公共服务,房企还可以在合理配置资源并激活区域土地价值上做文章,如基础教育设施、交通、医疗、文化、商业以及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将成为房企投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领域,这也是新形势下房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叶剑平最后还建议说,在下一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房企要注重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重视民生领域的建设规划,新项目开工时要确保有足够容量的道路、给水、排水和学校等设施。同时为实现城镇配套功能的集约化发展,房企应具备更为专业的城镇综合开发的能力,充分利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搞好用“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的方式对城镇、乡镇进行整片开发。记者 肖冰钰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