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千年蚝乡沉淀深圳历史 沙井古墟保护开发迫在眉睫

2013年10月22日 13:3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沙井古墟可能是深圳现存最为古老的地面建筑。何俊 摄

  “这可能是深圳现存最为古老的地面建筑。”从沙井的繁忙闹市拐进沙井古墟的狭窄巷陌,走过一段蜿蜒曲折、七盘八拐的村道之后,沙井街道办负责文化事务的程建带着记者来到了沙四社区桥东五巷的龙津石塔前。这个由粗砂岩材质的建筑朴实粗犷,塔身采用圆刀法雕刻,正面有弧形佛龛,龛内浮雕半身佛像,螺髻,长圆形脸,凸眼,高鼻,小口,双耳垂肩,平胸细腹,身披袈裟,所结手印相为初佛光泽真言手印。如果没有知情者的提醒,外人恐怕很难猜出这座石塔的实际年龄,这座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的石塔迄今为止已经有793年的历史。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深圳都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之地,沙井可以说是深圳历史上相对较繁华的商业要津。一千多年前,沙井一带新淤的滩涂是优良的天然盐田,早在北宋时代就开设了归德盐场。而从北宋开始,沙井的先民还摸索出养蚝的方法,远近闻名。”程建对记者说。

  可以想象,千百年前,当深圳大部分区域还是山林田野的时候,沙井古墟已经是一片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如雪的白盐从这里的码头装船,经由珠江水系溯源而上,运往千家万户。早出晚归的农户则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养蚝捕蚝,来此寻求海上美味的客商络绎不绝。繁华景象深深沉淀在由古建筑、古祠堂、古寺庙、古墓葬、古井、古树组成的沙井古墟里,成了深圳这座先锋都市一张沧桑的面容。

  “沙井古墟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中西部,北自新和路,南至新沙路,东自壆岗工业大道,西至西环路,面积3平方公里。各种文物古迹达100多个,极富历史韵味。在沙井古墟的范围内,沙四、沙三、辛养和沙井大街历史风貌统一,历史遗存集中,是一个值得我们保护与开发的富矿。”程建说道。

  “金沙壆岗,半月古村”

  古墟风貌

  从深圳到处人山人海的街头闹市走进沙井古墟,仿佛时间慢了,世界小了,天地静了。密密麻麻的巷道像一个费解的棋盘,又像一个复杂的迷宫,穿行其间,别有洞天。

  当地人告诉记者,“金沙壆岗,半月古村”是沙井古墟的整体格局特色。沙井古墟整体傍水而建,肌理清晰、格局完整,村落居民有序地排列在沙田和龙津河之间,基本呈半月形分布。沙井古墟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大街一小巷”的两级交通体系,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沙井古墟的街、巷门、青砖墙、水井、池塘、河涌和石埠头构成其独特的传统环境要素,龙津石塔、观音天后庙、祠堂、庭院等不同建筑形成的古民居,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建筑的典型代表。

  历史感在这里重叠交错。离宋朝石塔不远,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在巷头的古井边洗刷衣物。这座建于明代的围头井造型古朴大方,井台用六块花岗岩石块砌成,井栏口与井口均呈六角形,栏下井墙用青砖砌成圆形,井底为沙层,铺以石板,井口一角立有井公石。“这口井的水质特别好,四季不涸,是沙井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井之一,而且现在还在使用,对研究沙井村的形成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井水甘甜,孕育一方水土。再穿过几个巷子,便是位于沙三社区的陈氏宗祠,古朴的宗祠砖木石结构,五间四进三天井院,硬山式屋顶,绿琉璃瓦覆面,正、垂脊均作博古饰。厅与厅之间均联以卷棚顶厢房,廊(厢)房均绿琉璃瓦覆面。陈氏宗祠始建年代已无可考。据介绍,曾在清乾隆、道光年间重修过,现存为清代中后期风格,1992年曾再次维修,现为宝安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天后观音庙、南海大王庙……漫步沙井古墟,一个个古香古色的建筑古迹次第呈现。一位沙井街道的工作人员着重向记者介绍道:“沙井古墟有很多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年代久远,因此保存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从宋代、明代、清代到近代。另外,沙井乡亲一直以来有外出谋生的传统,许多乡亲在海外干事创业,然后落叶归根,他们也把许多国外的建筑风格带回了沙井。古墟还有很多年代久远的小洋楼,又形成了古墟风貌中西合璧的特点。”

  欲打造历史文化风情街区

  开发保护

  “在深圳现存的古村落中,大鹏古村落和南头古城开发保护得比较好,大鹏古村自古是水师驻地,因此带有很多军事烙印;南头古城以前是深圳的衙门所在地,因此可以说带有一些政治色彩。沙井古墟如果好好开发保护起来,将可以给世人还原一个深圳商业要津的原貌。”程建对记者分析道。

  事实上,沙井街道办也将沙井古墟的保护与开发提上了议事时程。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来说,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建筑早已司空见惯,具有深厚历史人文气息的古墟反而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古墟原始、朴素而浓烈的民俗风情和特色鲜明的自然环境及建筑,成为旅游开发不可多得的资源。并且,一些处于“深闺之中”的古墟,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吸引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可以在地区及更大范围内产生间接利益,如改善投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全方位开放等。通过旅游开发而产生的“投入—保护—产出—再投入保护—再产出”良性循环模式在不少地区产生了积极效应,国内的丽江、平遥、西递宏村以及深圳大鹏古镇、凤凰村的旅游资源开发都是成功的例子。

  程建表示,对于沙井古墟保护利用的总体策略是保护、发展、更新、整治、利用。保护对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物质性要素,包括保护其村落格局、街巷空间环境、历史建筑与构筑物;二是非物质性要素,包括蚝家文化、宗族文化、金蚝节等节庆文化、重视文教的文化传统和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风俗。

  据了解,沙井古墟的开发利用和旧城改造形成了有机的关联,旧城改造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走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圳的福永凤凰古建筑群的保护与开发是成功的案例,在原有明清民居的古建筑群基础上进一步扩建形成一条街,同时将其与凤凰村西的凤凰塔、相邻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及凤凰广场相呼应,使凤凰村成为整个凤凰山旅游景区中的历史人文景区,从而推动周边地块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凤凰村的可持续发展。沙井古墟可望借鉴吸收福永凤凰村的成功经验,把沙井古墟规划建设成历史文化风情街区,保护沙井古墟历史遗存,提高沙井古墟文化保护整体环境,促进古墟可持续发展。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