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种庄稼还是种房子

2013年11月04日 13:5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关晓海

  老家的村子紧邻县城,村边有一条小河,河外侧就是村里祖祖辈辈赖以存活的农田。不过这几年下来,即使在盛夏,你也很难在“农田”里见到连成片的绿色,零星生长的庄稼早已被横七竖八建起的房屋分割得不成样子。

  我们这里本是冬小麦的主产区。前几年,村里有几户人家,觉得种植小麦费时费力,收益太小,便开始搞起了特色农业。所谓特色,其实也就是种植一些果树,或者家禽养殖,顺带着以方便管理为由,在田间地头建上一两间房子。  

  虽然果树种植和家禽养殖技术含量都比较小,也都称不上什么特色农业。但在我们这个常年都只是种植小麦、玉米,种庄稼在某种意义上仍是靠天吃饭的地方来说,这也无疑是一件打破常规的事情了,为此他们还受到了镇上领导的鼓励,被赞许为有想法,说他们的行为暗合当下提倡的家庭农庄,值得大力提倡。

  我们这里本是基本农田区,农田里本不允许建任何房屋,但由于有领导的肯定,建房的行为便得到了默许,无人过问了。几年下来,得到领导肯定的特色农业并没有什么起色,甚至有几家搞蛋鸡养殖的,还因为禽流感而赔得血本无归。但谁知失之东隅,却收之桑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村子由于临近县城,房价和地价也是一路走高,这几位“特色农业”的先行者在农业上没有赚到钱,却误打误撞,赶上了房地产的春风,他们转手就把自己早先建好的那几套房子给卖了,据说有一户人家的房子,由于临着环城路,三间房子,光地价都卖到了30万。

  如此高价,让整个村子都不淡定了。很多人开始后悔自己没有眼光,没有料到自己一向弃之如敝屣的土地,竟然还蕴藏着如此大的财富。当然,每个人也都明白了,单靠种植庄稼是无法产生财富的。很快,示范效应便发挥了作用,每家都开始鼓捣起“特色农业”了。

  虽然各家选择的项目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开始养鸡的东家,还是准备养鸭的西家,都会选择趁机盖上几间房子,待价而沽。没有谁是真心准备去侍弄鸡鸭的。慢慢地,村里的农田上,每隔不多远就有一栋房子,虽然后来由于小县城购买力有限,大部分人并没有能够实现借此发财的梦想,但所有的人都不后悔。卖掉的人,赚到了钱,心满意足,没卖掉的,可以自住,趁机解决了自己改善住房的需求,也各得其所。总之,对因此被毁掉的农田,无处可种的小麦,没有人再去怀念。

  小时候,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有一天,全村人都饿坏了,但无处觅食。饿疯了的人们在黑夜中跑到田野里,去寻觅吃食。当时,秋收刚刚结束,冬小麦还未种下,地里一株庄稼也没有,眼见着大家就要陷入绝望中,老天开眼,降下了一场大雨,雨水冲刷后,未收获干净遗落在地里的少许红薯、花生便露出头来,靠着这上天的恩赐,那一年,全村没有饿死人。如果,仅仅是如果,这样的饥荒再次发生的话,我们靠这些房子能安然度过吗?当然,这样的假设也许只是庸人自扰,毕竟虽然往事并不遥远,但从很多人的表现看,它好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