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洛阳池谋变:一个“棚户区”的互救与自救之路

2013年11月27日 16:05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这里处在城郊结合部,是昆钢较大的棚户区,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甚至曾产生过涉黑团伙。这就是在外人眼中有着“治安混乱”、“贫民窟”、“棚户区”等印象的昆钢官庄片区。

  现在的官庄正在改变——两个保障性住房小区正从原先的棚户区上拔地而起。居住在此的老职工们希望,借建设之机,摘去那些贴在官庄身上的负面标签。

  但想要彻底改变官庄的面貌,绝非是拆迁改造棚户区就能完成的。因此,改变官庄,不仅是楼房要变,这里的人心也要变。

  被遗忘的角落

  由于企业住房区域调整或企业不景气,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长期停滞,最终造就了这一处“被遗忘的角落”。

  11月中旬的一个白天,68岁的夏云和老伴正在昆钢官庄小区内一栋裸露着红砖的楼房下给蔬菜浇水。离他们几百米处,是一栋栋被绿色安全网包裹着的在建保障性住房。在一栋楼房的安全网上,还挂着庆贺封顶的红布标。

  这块菜地大小不过20余平方米,原本是小区内水泥路和楼房之间的绿化带。夏老汉也记不得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与他相熟的同事就把这里开垦成菜地,几年前同事搬出官庄后,便把这块地留给了他使用。

  而在官庄,像这样的菜地随处可见,很多平房和两层小楼的空地上,都被住户种植了白菜、辣椒、苦菜等蔬菜。“能搬走的都走了,留在这里的本地人,大多是经济困难的退休工人和家属。大家种菜都是为补贴家用,也基本没人管。”夏云说。

  此外,以官庄为中心,相连接的还有昆钢耐火材料公司、十四冶下属企业和云南省铁路建设工程公司一、二处等单位。

  这片区域,不管是在外界还是久居于此的老职工看来,都像是一个长期“被遗忘的角落”。因为,这片区域并非位于昆钢主生活区之内,而是处于城郊结合部。从昆钢主生活区的南大门出发,要沿着一条满是灰尘的老省道步行约20分钟才能走到官庄小区。最近几年虽然开通了公交车,但也是每半小时才会发一班。远远看去,这里都是大片落魄而衰败的棚户区。

  夏云是昆钢地产公司的退休职工,至今和老伴、儿子住在3间约30平方米的平房里。在他的记忆中,官庄这片的很多房屋都是原昆钢建设公司管理和使用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起两层、三层和大片平房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后,基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

  棚户区建起了保障房

  直到2008年,安宁市金方街道办事处在这一3.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成立洛阳池社区后,“被遗忘的角落”才开始有了改观。社区成立当年,这里也成为了金方街道办事处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区域。

  而居住在离官庄小区约200米远的昆钢耐火材料公司生活区的退休职工周子文则介绍,自上世纪50年代末建厂后,厂里陆续在厂区周边给职工建房。但上世纪90年代耐火材料公司的住房分配权收归昆钢总公司后,新房都建在了昆钢主生活区。因此建于1986年的昆钢耐火材料公司职工宿舍,算是这一区域内最新的职工住房。

  周边几个单位的情况也和官庄小区类似,由于企业住房区域调整或企业不景气,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长期停滞,最终造就了这一处“被遗忘的角落”。

  直到2008年,安宁市金方街道办事处在这一3.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成立洛阳池社区后,“被遗忘的角落”才开始有了改观。社区成立当年,这里也成为了金方街道办事处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区域。

  2010年1月12日,现任省委书记,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深入昆钢官庄棚户区,实地了解低收入困难职工群众的住房现状。当时官庄的棚户区居住着1900户、5000多人。大多居住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建盖,设施不配套的老房子。

  此后,官庄棚户区开始拆迁,并建设保障性住房。如今,这一片区保障性住房的一期工程“龙旺轩和园”已经建成。二期工程“龙旺润泽园”有的楼房已经封顶。并规划有三期、四期工程。

  因此,生活困难的退休职工夏云等人都期盼着,拆迁工作能早一点进行到自己家门口,争取换一个条件好点的生活环境。

  “贫民窟”的无奈

  外来人口的到来使得这片衰败的棚户区重新有了生机,但人口素质下降和治安问题长期困扰着这里。比如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爱护公物。

  如果时间退回到10多年前,官庄这一片区虽然条件并不好,但是大多数居民搬迁的意愿并不强烈。

  夏云一家是1999年从官庄的单间宿舍搬迁到目前的3间平房里的。他记得,那时不论是挤在单间宿舍,还是搬入现在的平房里,周边的邻居大多数是厂里的职工。虽然住房条件艰苦,但人员相对单一,环境也不复杂。

  在此后的几年里他发现,先是住在这里的昆钢双职工在外买了商品房后陆续搬走,此后经济条件较好的退休职工也开始往外搬,最终剩下的只有几十户经济困难的职工和没有工作的家属。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则住进了空置的宿舍里。

  就在2000年初期,昆钢内部也开始改革。肩负着社会治安职能的公安系统从昆钢剥离,归入安宁市公安局,并成立了罗白公安分局。昆钢保留下来的护卫力量则重点负责保卫厂区。

  周子文回忆,以前昆钢耐火厂也内设有保卫科,多名保卫干事负责厂区和生活区的治安,但公安系统改革后,厂里的保卫科也撤销了。“现在五千多人的洛阳池社区只有一个社区民警,警力明显不足啊。”周子文说。

  洛阳池社区的袁书记也说:“社区成立之前,这里基本上算是没人管的状况,老职工们遇到了问题,只有去找主生活区里的昆钢退管部。”

  原先在洛阳池社区中生活配套设施相对齐全的昆钢耐火厂生活区,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各方面都开始走下坡路。先是厂里的食堂承包给私人后经营不善关闭,随后电影院、图书室关闭,洗澡房、开水房、卫生室等服务机构也一个接一个地关闭。而这一片区社会职能萎缩所带来的问题在2000年后开始凸显。

  2000年后,随着昆钢及其周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数量增大,位置偏僻、房屋老旧、租金低廉的官庄小区、耐火厂生活区等单位宿舍便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配偶和子女。如今这里的外来人员远超常住人口。据洛阳池社区统计,目前社区内总人口为2637户5206人。其中常住人口1575户,2012人,流动人口1062户3194人。在1360名1—14岁儿童中,本地户籍儿童仅有127人。

  外来人口的到来使得这片衰败的棚户区重新有了生机,但人口素质下降和治安问题长期困扰着这里。比如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爱护公物。耐火厂生活区的小花园里,栽种着多株用于遮阴的藤条植物,放学后说着不同口音的小学生常会顺着藤条爬树摘花,为此常有老居民劝阻,但收效甚微。更有甚者,还会在花园里大便。

  在周子文看来,爬树的情况在以前很少出现。“一般厂里的职工担心孩子的安全不会允许爬树,而且大家都在一个厂上班,也会教育孩子爱护公物。但对现在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也难要求别人做到‘爱厂如爱家’了。”

  新移民的困境

  与人口素质下滑相比,治安形势恶化更为严重地影响着洛阳池社区的居民们。不仅如此,洛阳池社区还曾出现过一个30余人的涉黑团伙。团伙头目和多名成员便是在官庄、耐火厂一带长大的孩子。成员中最大的27岁,最小的仅15岁。

  “我1994年就安装了电话,到2009年10之前从来没断过。但从2009年10月到2012年9月30日,我的电话线一共断了23次,全是因通信电缆被偷盗而被迫中断的。抓到的小偷大多数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周子文说。

  “有的孩子是因为没钱花,就把通信电缆的铜线偷出去卖钱。此外,父母忙于工作,忽视对孩子的管教,也是让孩子走上弯路的原因。有的家长自己做贼,最终也把孩子带成了贼。”老居民们说道。

  由于社区开放、门窗老旧、人员复杂等原因,撬门、翻墙偷窃成为这个老社区里最为常见的治安问题。

  夏云老汉家就遭遇过几次偷窃。一次是在2000年初,离春节只有8天的时候,小偷竟然将他养在院子里的10多只鸡全部偷走。此后一次是小偷趁没人在家翻墙偷窃,幸亏下班回家的夏家儿子及时发现才未造成损失。就连暂时插在门上的钥匙,也被人拔走过。为此夏云老汉家还换过两次锁。

  不仅如此,洛阳池社区还曾出现过一个30余人的涉黑团伙。团伙头目和多名成员便是在官庄、耐火厂一带长大的孩子。成员中最大的27岁,最小的仅15岁。

  据安宁警方介绍,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从小生活在一起的朋友,起初是为朋友打抱不平而出手,但在犯罪头目的召集下,违法手段逐渐升级,最终发展成一个恶势力团伙。从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该团伙利用钢珠枪、仿真枪、木棍和刀具在安宁共作案40余起,其中聚众斗殴案2起、轮奸案2起、故意伤害案2起、妨害公务案1起、抢劫案1起,寻衅滋事案30余起。而洛阳池社区和昆钢主生活区则深受其害。

  耐火厂娱乐园的两面墙上写着“风景不唯城市美,乐园还在厂矿中”,但在涉黑团伙猖獗的那段时期,昔日的娱乐园在夜间则成了受害人的地狱。

  2009年6月14日晚,因两个在校女生之间的纠纷,这一涉黑团伙30余人和60余名学生在娱乐园外的水泥路上聚众斗殴。其团伙成员将4名学生砍成轻伤。此外,该团伙成员在夜间还将一名酒醉女子带入娱乐园中进行强奸。在官庄小区,团伙成员还因随地小便、未经允许入院摘水果等原因,多次与他人发生言语冲突后将对方打伤。

  其中,大部分成员的父母是长期在昆钢的打工者。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关注孩子的学业和成长环境,最终导致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稳定孩子才能稳住人心

  2012年7月19日洛阳池社区举办了第一期专题的流动儿童假期校外课堂活动,通过1个月的试运行,使得辖区儿童意外伤害事故没有了,孩子们打架斗殴、毁坏公物的行为减少。

  洛阳池社区组建后,针对社区内的治安和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曾做过深入调查。在洛阳池辖区内的昆钢五小560名学生中,流动儿童学生数占到96%以上。外来流动人员多数以到建筑工地打工、拾荒等为业,平均有3至5个处于学龄段的孩子,家中缺吃少穿现象严重。

  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大部分流动儿童还必须承担起洗衣、做饭等大量的家务活和照顾弟妹或者生病的父母亲人等繁重的家务工作,甚至不能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学习水平极差。

  一些孩子还因为家长工作、生活不如意而成为了家长的出气筒。此外由于流动儿童家长多数文化水平低、工作忙,导致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管理长期缺位,使得孩子学习习惯较差、行为习惯差,有的孩子出现了极度自卑,有典型的自闭症或抑郁症倾向;有的行为过激,故意做坏事以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中大量偷盗抢、攀爬房屋树木、毁坏公共设施、打架斗殴等行为时有发生,对驻地企业生产安全、辖区的社会稳定等造成极大影响,也给社区卫生教育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流动儿童的教育工作和安全健康成长,成为社区建设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2012年7月19日洛阳池社区举办了第一期专题的流动儿童假期校外课堂活动,通过1个月的试运行,使得辖区儿童意外伤害事故没有了,孩子们打架斗殴、毁坏公物的行为减少。

  在此基础上,社区于2012年8月16日正式成立了流动儿童之家,与10余个大专院校的志愿者合作,利用寒、暑假,周末为孩子们补课。每天早上和下午接纳,孩子在儿童之家学习或娱乐。本月3日,在昆明市妇儿工委和国际儿童发展基金会组织的支持下,在原流动儿童之家的基础上成立“儿童友好家园”。

  社区袁书记觉得,要使得这一社区稳定下来,首先要做好孩子的工作,孩子的工作做好了,才能稳定人心,整个社区才会稳定。而居民周子文则觉得,随着拆迁改造工作的推进,一部分原先居住在此的外来人员可能会迁往他处居住,洛阳池原先的社会问题一部分可能会转移到其他社区。所以要化解流动人口所带来的问题,首先就要做好接纳外来人口的工作,让本地人和外地人彼此相互融合,不然类似的问题还将会继续上演。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