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拆迁款引发两代人观念对撞

2014年02月13日 13:23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尤其是一些涉及拆迁的农民获得了大笔拆迁款,从农宅搬进了小区居住,生活越来越殷实。可拆迁款怎么使用,却频频引发年轻一辈和老一辈之间的“观念冲撞”。

  春节前,海安高新区海北村部分拆迁户在陆续领到新房钥匙的同时,还领到了数额不菲的补偿款。61岁的王大庆和老伴儿获得80多万元拆迁款,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王大庆有自己的盘算:“拿一套安置房后还余下近50万元,留下我们老两口的养老钱后,剩下的分给孩子。”为此,他和老伴儿琢磨着把养老的钱存到银行,坐在家里“吃”利息,这样觉得很踏实。

  村里不少拆迁户跟王大庆的想法差不多。而王大庆33岁的儿子王敏文却不这样看。小王在城里经营一个渔具超市,他想把这笔钱投到自己的超市里,扩大规模,以便挣更多的钱。“现在银行利息已经赶不上物价增长,把钱存银行,越存越少,不如投资划算。”村里一些年轻人还购买了商业保险和理财产品,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记者了解到,对于如何支配数额较大的富余资金,许多农村家庭里的老人和年轻人产生了激烈争执。一位村干部解释说,年轻人往往更容易接受新鲜的理财观念,敢于“冒冒险”;而对农村老人来说,尽管时代在进步,可他们的思维方式仍在“原地踏步”,把存款安全放在第一位。据一位金融从业者透露,在当地农村特别是留守老人集中的地方,理财产品销售几乎为零,反而是3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数额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两代人理财观念上的差异,无形中加大了“新代沟”的深度。

  “新代沟”还体现在消费观上。有钱了,走出乡村,去外面旅游愉悦身心,增长见识。这是有着生活和思维新方式的农村年轻人的想法。然而,这种对于城市居民再正常不过的度假方式,在农村却遭遇了空前的阻力。在老一辈人眼里,旅游是“花钱买罪受”,甚至觉得“败家”。村里老人们一年到头大都“宅”在村里,打打牌、下下棋、唠唠嗑,他们认为,“即使要旅游在附近走走也就罢了,出去那么远,又累又花钱太多,不值。”

  海北村农民刘德成,春节前和老伴儿达成“统一战线”:共同抵制儿子、儿媳提出的到海南三亚过春节的计划。“儿子那时跟着了魔似的,非要带着我和老伴儿开眼界到海南过年,这得花上两万多块钱啊。拆迁款是家里的老本,哪能这样大手大脚花掉呢?”刘德成说,尽管小夫妻俩说破了天,我和老伴儿也没去。“过年,还是在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子里觉得热闹。”

  “反映在农村两代人身上的投资理财、生活方式的观念差别,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普遍现象。”全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海安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进在和记者讨论这一话题时认为,“有钱存银行”已是农村居民的一种固化的思维定势,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如此,同时也说明投资理财的理念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另一方面,尽管农村失地老人有了社保和医保,但保障水平低下,普遍缺乏安全感也是导致农村老人不敢花钱的一个重要因素。地方政府要创造机会,千方百计地增加失地农民的收入,使其腰包鼓起来,增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惟此,才能真正让农村老人安心、畅快地享受美好生活。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