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发浪潮汹涌而至 适老住宅未雨绸缪

2014年02月24日 15:29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近年来,我国包括养老建筑在内的养老产业发展迅猛,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老年人消费市场逐步形成。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根据政府规划,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资料显示,从1999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阶段,到2030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其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而且我国老龄人口具有规模大、老龄化迅速、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等特点,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行使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比例迅速增加,社会对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增长,且需求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发生井喷现象。

  人口老龄化在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专家预测,到2020年,老年群体在社会总体消费当中应该达到3.18万亿元,学者和专家研究推算,到2030年这个消费额度将达到7.5万多亿元。所以说消费需求的旺盛也给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带来巨大商机,特别是新一代的老年人,要求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会更高。

  加强养老机制建设

  作为政策导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服务产业”。在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明确规定,国家要采取积极措施发展老龄产业,将老龄产业列入国家扶持的行业目录,扶持和引导企业开发生产经营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用品和提供相关的服务。

  全国老龄办主任助理曾琦认为,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已经得到多元发展。我国从社会福利实行社会化政策以来,养老服务的主体、服务对象以及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运营的经营机制也在不断创新。近几年来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在养老服务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已形成了“政府引导主体化、举办单位多元化、资金筹集多样化、城乡联动一体化”的局面。除了政府办的养老机构以外,有些发达地区通过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通过购买服务等措施,促进了社会办养老设施、养老机构的产业发展。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活力不强,存在跟市场体制不适应的地方。能够适应并有利于推动老龄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特别是相关的扶持政策严重缺失。老龄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造成企业和社会组织观望、踌躇的现状。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老龄产业和服务业要平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据曾琦透露,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授权委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同有关的科研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始国家中长期老龄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 2020年)的编制。目前规划稿的草稿已经征求了相关24个部委意见,同时征求了一些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意见,而且中间经过了3次专家论证。我们也共同期待这个规划能够早一天发布。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介绍说,各地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要求规划实施养老服务,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的,或者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要求的,应该限期通过购置、置换和租赁方式增设养老服务设施。到2020年,达到服务标准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将覆盖所有的城市社区及90%以上的乡镇、60%以上的农村社区。新的社区一定要按照人均0.1平方米的标准建养老设施。

  大力加强养老机制建设,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和对公办机构进行改制试点。到2020年,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服务机构为21.5家。继续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依托行政村、自然村,充分利用农家大院建设养老中心、老年人活动站等辅助型养老活动设施,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土地、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农村还没有用的集体土地,收益用来补充养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和有条件的综合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病科,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完善投融资政策,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财政补贴政策,还要完善老年人的医学、康复、养老、心理、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就业政策。

  朱中一认为,总体来说,国务院制定的政策涵盖面很宽,支持的内容也很多,当然有些政策还有待于探索,有些政策还有待于落地。

  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北京寸草春晖养老院总经理王小龙,结合寸草春晖养老院的运营实践谈了他的几点体会。寸草春晖养老院开创了社区养老的新模式,是典型的社区养老院,有100张床位同时服务社区5000个老人,养老院中老人主要以失能、半失能为主,特点是小规模、社区型、多功能、广覆盖、专业化,以点带面,实现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养老模式。

  王小龙认为,如果让失能、半失能的急需照料的老人加入养老机构,同时让居家老人到机构参与互动服务,比如说送餐、护理、日托、医疗服务、陪病就医、心理慰藉等,将收到不错的效果。如果能“复制”出100个、1000个小型的养老机构,并且实现连锁化、规模化,将会带来非常大的效应。

  中国老年宜居住区试点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郝学介绍说,我国主要以3种养老模式为主: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目前都分别存在一些问题。机构养老,由于数量比较少,无法为更多老年人提供长期、稳定、有效的服务。社区养老,现有社区中养老配套服务设施较少,而在很多新建社区中对养老配套服务设施考虑的不足。居家养老,在新建社区里对适老化的考虑较少,而且还有大量现有社区等待适老化改造。和发达国家对比,我国老年人生活资源和医疗护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适老化住宅和养老建筑等“硬件”作为基础,养老服务的“软件”就很难运转。因此,未来我国生活资源和护理等多方面综合性的适老住宅和设施建设,将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朱中一提出了几种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和适老化的改造、持续照料退休人员的社区、城市的养老公寓、娱乐度假型养老酒店、参与政府为特定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养老建设运营模式、农村的养老服务等。

  细节体现人文关怀

  博洛尼精装研究院院长徐勇刚,拿出了他们对21个城市问卷的调研结果。2013年开始,博洛尼精装研究院以“好房子的三大标准”为主题展开调研,分别从安全可靠、方便使用及情感层面,重点对老人和儿童的需求进行了探讨。他们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出居家养老对住宅的9点需求。

  第一,老人日常大部分时间是和老伴、子女及第三代生活在一起,除了做家务的时间外大部分是照顾家人,未来大部分时间也是靠家人养老,比较符合政府提倡的90%居家养老的模式。第二,1/3的老人目前自住,半数老人期望居家养老,相当一部分老人喜欢独居。第三,机构养老。1%的老人愿意入住养老院,但是3/4的人是为子女减负,1/4的人是为解决养老问题,在那里老人会有更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第四,突发疾病护理。老人最关注的需求是身体健康,他们最担心的是突发疾病时如何得到照顾。第五,退休金制约消费能力,经济来源制约他们的决策权力。他们主要养老来源是退休金和养老保险,79%是这样的情况。第六,即使居家养老,37%的老人希望有独立的卫生间。第七,养老环境。医疗、聊天场所、公园配套最重要。第八,居室设计安全是最优先的。老人对设计关注度依次为安全、日常通风、安静、方便,适老设施最关注的是防滑、紧急呼叫设施。第九,适老规划希望有预留设计,不同年龄对预留设施要求不同。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提及他主持设计的北京雅世合金公寓时表示,作为适老化建筑,室外从单元门口到所有景观,一步台阶都没有,老年人坐轮椅出行非常方便。在室内,把所有开关都往下降,把插座往上提,这些小的改观,平时可能感觉不明显,但当老年人坐着轮椅进行操作的时候就感觉非常方便。

  日本立亚设计的建筑师榊原明夫在谈到养老住宅设计的细节时,有很多缜密的思考和诸多心得。扶手设计要考虑到老年人行走坐立习惯,在走廊一圈部分尽量设计扶手,让老年人能够走到更远的地方,而且扶手有足够强度可以让老人将体重转嫁在上面。电梯内部大到可以容纳一张床的面积,平时会将一个椅子放在电梯内。每天如厕是生活中最频繁的动作,为了让老人即使坐轮椅也可以独自去厕所,他们将轮椅回转半径做得足够大,并在厕所内部设置前蹲式扶手,使老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便能上厕所。浴室中配备各种坐浴设施,尽量让老年人有独立洗浴的空间。同时在老年人设施设计中避免奢华,建议用木纹和暖色家具,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安心、自在。

  王小龙通过他的社区养老院,总结出把生活康复放到生活细节中去的主张。比如通过定时给盆花浇水,找两三个老人包饺子等活动,让老人们得到适当锻炼,因为这些琐事发生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秒。养老院上下一边是电梯,一边是楼梯,楼梯就成为老人康复的设施。楼梯上面全部贴上“迈出一小步,健康一大步”、“生命在于运动,再坚持一下”、“您真棒,加油,祝贺您成功了”等鼓励老人的话语,服务人员扶着老人每天走两步,这对老人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注老人就是关注我们自己。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在所有的产品设计中,包括适老化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记者 刘伟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