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预测:沈阳今年开征房产税可能性不大

2014年02月24日 16:57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与财税改革的推进密不可分,在几轮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财税改革都成为先行者和突破口。”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瓶颈等问题越来越明显。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财税改革的重头戏。2013年,“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扩围。“营改增”的原则是减税,企业需要研究如何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更多地分享改革红利。

  房产税在上海、重庆两地的试点已经运行3年多,但从对房价的调控效果来看,却很难让人满意。而房产税何时向全国推广,也是3年多来迟迟没落下来的一只靴子,成为每个房产拥有者的“心病”。

  个税收入虽然总量不大,但个税改革却关联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财税改革的基石。随着个人收入越来越多元化,个税改革愈发迫切。

  我们的经济生活,不可避免地被各种税围绕,理清这些税,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经济”。

  ●杨云峰 35岁,某贸易公司老板,在沈阳拥有四处房产。

  听说今年将有新的城市入围征收房产税试点城市名单,沈阳有可能入围吗?一旦房产税全面推广后,房价会下降吗?

  沈阳今年开征可能性不大

  房产税试点城市扩容是今年财税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至于什么时间出台,出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个要看中央和国务院最后的决策。据我了解,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城市上报了试点方案,但具体哪个城市入围下一个房产税试点城市,现在还很难说,但应该会在一线城市以及房价上涨过快的二线城市中挑选。沈阳目前房价稳定,房价在省会城市中排名中下游,应该不会成为新一轮试点城市。

  房地产行业的税制改革将是一个系统工程,房产税的实施首先需要通过严肃的立法程序,其推行将是一件审慎及渐进的工程,短期内全面实施的可能性并不具备。预计最早也要到2015年才能全面实行。

  对房价只是“短期威慑”

  ●葛岭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看到现在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每到房地产调控的关口,房产税扩围的传言都会盛行一阵。从目前的试点效果上看,房产税推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房产税对房地产、对房价的影响,短期内只能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会对交易量和房价产生影响,但两者并不一定存在相关性。但从长期角度看,房产税会对楼市调控、百姓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张志明 29岁,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

  “营改增”在全国推广后,地方财政收入是否会大幅下降?为什么有企业抱怨“营改增”后企业税负不降反升?

  “营改增”不只为减税

  ●朱晓波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系教授

  从1994年起,我国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营业税是我国地方第一大税种,两大税种的收入已占我国整体税收收入的五成。“营改增”表面上是两个税种的归并,但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营改增”改革最明显的效果是减轻了企业税负,但减税绝非“营改增”的唯一目标,“营改增”后,企业就可以放下包袱向专业化细分发展,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对社会分工细化很有意义。

  由于营业税是中国地方政府第一大税种,“营改增”后,地方政府的税收可能会减小。但减税带来的市场活力将会使地方政府的税基越来越大,现阶段暂时牺牲一些税收收入也是值得的。“营改增”后部分行业税负确实出现增加的情况,特别是物流行业,这是由其行业特殊性决定的。很多物流企业的成本无法作为“进项”加以抵扣,比如不管海运还是陆运物流企业,免不了在外地加油,而当外地加油站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企业就拿不到抵扣的凭证而无法进行抵扣。还有一些按规定可以抵扣,却由于对方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的环节,比如维修费,大多数维修店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目前来看,营改增推行中必然会有一些行业经历阵痛期,只有不断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合理细分行业及税率,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翁逸芳 外企公司部门主管,月收入15000元,每月还车贷、房贷8000元。

  我每个月要交将近1500元的个税,每个月还完车贷房贷,就基本不剩什么了,新一轮财税改革能否考虑到我们这种实际负担?

  房贷有望纳入个税抵扣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未来个税改革方向将是在对部分所得项目实行综合计税的同时,将纳税人家庭负担,如赡养人口、按揭贷款等情况计入抵扣因素,进一步体现税收公平。 本报记者 王浅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