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捂房源假数据 2014年南京楼市诚信维权热点评析

2014年03月14日 14:44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参与互动(0)

  2013年南京楼市风起云涌,光新房就卖了9万多套,创下四年之最。二手房赶超新房,直奔10万套,挤进全国前三。可见南京人民十分热衷买房,2014年才开头,这亿元天价别墅“秒杀”,高端别墅被“团购”的消息漫天飞。知情的会心一笑,不知情的吓一跳。为了让南京老百姓明明白白花钱,实实在在买好房,晨报楼市专刊特推出本期专刊,谈谈房子那些“失信”的事。

  热点一:

  开发商“反向营销”说故事,千万别墅总是被“秒杀”

  自有消息称江宁别墅云深处的楼王,被一个买家以1.21亿元买走后。别墅热销开始成为“开门红”的营销手段:城东一样板间被收藏家以1300万元的价格,只看了一眼就买走。那边江宁一家湖景别墅就爆出有买家花3800万打包三套楼王的消息。而事实上,一季度南京别墅市场整体十分冷清。根据统计,南京纯别墅市场1月上市237套,成交143套环比12月(188套)减少39.9%。2月南京纯别墅市场仅上市9套,相比于上个月减少了228套;成交102套。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上千万级别墅的销售周期都很长,成交一套往往要花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间。炒作者无非是想宣传自己的项目十分有吸引力,热销不断。

  热点二:

  捂房源搞内部认购炒房号

  2010年11月28日,南京一家郊县楼盘公布了132套房源,500多人交了诚意定金,大半夜排队买房,结果一看,好房子都已经被“内部认购”了,只剩下40套房源可供选择。顿觉受到欺骗的消费怒砸售楼处。

  事实上,开发商用捂盘等手段,人为制造房荒、热销已屡见不鲜。去年江宁一家楼盘刚开盘就只剩几套房源。随后被发现一家中介公司正在倒卖该楼盘房号,售价在2.5万至3万不等。根据开盘推出的400余套房源来看,仅房号一项开发商就可多赚1000万元以上。另外,用捂盘等手段逐渐抬高房价也是业内熟知的“潜规则”。

  热点三:

  只要开盘都热销假数据迷惑人眼

  2009年,一则新闻报道南京10家楼盘退换房换手率在10%以上,其中一家竟然超过40%。如果开发商通过“托儿”大量订购房源以制造“热销”假象,楼盘换手率肯定就会比较高。

  2012年城东招商紫金山1号推出198套泰格公寓,在开盘一个小时后,招商地产对外宣布已售罄,并称现场来了多达400多组购房者。而根据调查发现,参加摇号的购房者只有80组。去年底河西一家知名楼盘首开办公组团,当时宣传热销8亿、500多套、当日售罄、办公三冠王。而网上数据显示:时隔3个多月一共成交了365套,占两栋总体房源1116套的32.7%,两栋总体成交金额2.42亿。

  热点四:

  十年老地出新作 年限瞬间大缩水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住宅土地的使用年限为70年,商业用地的使用年限为40年。2012年,一家网站进行了“南京热点楼盘土地年限大调查”,结果显示在南京全市100余家在售楼盘中,“缩水”10年以上的超过30家,甚至有的楼盘达20年。河西的新百新城地块已经13年,目前仍在初期建设中。江宁竹山华庭已经17岁,城东的麒麟山庄已经22岁,德基紫金南苑16岁,城中的南京国际广场11岁,另外江北的两个超级大盘也有超过了10岁。

  新街口的海华大厦,如今又改名为中山路99号,开出楼市天价5万元每平方米,三年只卖了十几套。2011年9月,规划变更为5-7层为办公,土地使用权改为40年,截至记者发稿,在卖了5年后,该项目网上房地产显示的成交套数只有80套,还有一大部分待售中。

  热点五:

  规划人前人后各一套 偷盖楼多赚钱

  近日,江宁方山脚下的印湖山庄业主反映,小区规划设计方案大变脸,原先规划中小区南侧绿地变成一栋13层的高楼。江宁另一家别墅小区开发商时隔7年突然在小区里面盖起了高层住宅,买房的时候,开发商宣称小区容积率仅为0.67,绿化率达60%,是一个纯别墅小区。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五十条规定,如果开发商要更改规划,理论上都要取得业主的同意。

  热点六:

  广告宣传不着边忽悠购房者

  经过调查发现,不少楼盘的宣传广告确实存在捕风捉影,肆意浮夸的现象。近日句容的京东紫晶,在户外广告上打上“6000元/平方米,选择上南外。万达来了!华润来了!招商来了!”然而万达、华润、招商三家地产均回应否认了近期会落户句容甚至仙林。江北一家大盘由于承诺过的29中、琅小、南师大附小都不见踪影,业主维权持续了好几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议买房人对开发商的宣传进行核实,也可以要求将承诺写进合同,才能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但一般情况下,购房合同为格式合同,这些诱人的配套都进不了合同。一旦存在不实的情况,消费者很难维权。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