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土地财政”与“土地银行”

2014年04月28日 15:0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目前银行在为企业、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贷款过程中,明显有过度使用土地抵押权的现象。一方面,在给实体企业提供土地抵押贷款时,条件过于苛刻、过于严厉,所设置的门槛也过高,导致很多企业无法通过土地抵押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对融资平台的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过宽、标准过松,致使很多平台公司获得的贷款都远超过土地的实际价值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根据《公报》,截至2013年底,84个重点城市处于抵押状态的土地面积为40.39万公顷,抵押贷款总额7.76万亿元。其中,2013年土地抵押面积净增5.33万公顷,抵押贷款净增1.77万亿元。

  从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近年来,不仅“土地财政”的格局已经形成,“土地银行”的格局也已经形成。而在“土地银行”形成过程中,政府融资平台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新星。因为,尽管组建时间不长,但是,通过土地抵押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额却很庞大,增加速度也远超过其他实体。原因就在于,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尽快创造政绩,纷纷成立了平台公司,并将土地大量注入到平台公司,由这些平台公司用土地抵押的方式到银行融资。

  更重要的,政府注入到融资平台的土地,大多分布在城市,区位价值相对较高,能够融资的空间也相对较大。

  说实话,银行将土地作为主要抵押物,考量是否应该给企业贷款,本身并没有错。毕竟,土地是不可移动物,且升值的空间较大。但是,凡事都有个度,都需要把握分寸、掌握好尺度,而不应当过分运用。

  而从目前银行在为企业、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贷款过程中,明显有过度使用土地抵押权的现象。一方面,在给实体企业提供土地抵押贷款时,条件过于苛刻、过于严厉,所设置的门槛也过高,导致很多企业无法通过土地抵押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最终因为资金问题而陷入破产。不然,不可能会出现M2高达110多万亿元,企业却普遍面临资金矛盾的问题;另一方面,对融资平台的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过宽、标准过松,致使很多平台公司获得的贷款都远超过土地的实际价值。因为,按照目前的居民用房征收办法,相当一部分注入到政府融资平台的土地,都是成本与收益基本持平的,部分土地还出现了征收成本远高于土地价格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通过土地提供给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实质上是没有保证的,是虚拟的。那么,风险如何防范呢?

  同时,地方政府由于过度将土地注入到融资平台,并由融资平台不顾实际地抵押到银行进行融资,那么,不仅这些土地的未来价值被地方政府透支了,提前使用了,给未来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了很多隐患。而且,按照目前地方政府投入到融资平台的土地及其贷款数量,以国家所能够提供的土地上市指标,何时才能将土地变现,用于银行贷款的偿还,实在是一个未知数。如此一来,一旦土地的变现收入下降,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风险也就会迅速爆发。

  更重要的,由于绝大多数平台公司除土地抵押之外,互保联保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只要有一家公司资金链断裂,就有可能形成区域性风险,并引发系统性风险。

  土地抵押,当然是一种较好的融资选择。但是,过度使用了,其风险也就不言而喻了。当下的土地抵押贷款,实质已经充满了风险。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与金融机构的“土地银行”,已经形成了恶性互动、恶性膨胀。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土地财政”“土地银行”将与互保联保共同成为引爆中国金融风险的导火索。到时候,仅靠地方政府的能力是完全做不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发行货币。可是,滥发货币的危害,应当不难判别。

  所以,面对“土地财政”和“土地银行”的恶性互动,有关方面必须采取措施,净化发展环境,避免这样的恶性互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留下太多隐患。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