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土地供应规划契合市场 楼市走向将扭转?

2014年05月22日 16:00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地产评论员 郑鸿链 蔡崎雯

  乐观派

  土地供应减少,会缓解房地产市场压力,引发涨价预期。

  房价下行压力将得以缓解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比较微妙,房企拿地都比较谨慎,拍地的热情均不高,而住房用地供应量适当地减少也是契合了目前这个市场。实际上,这样的举措有利于控制整个市场的成交量,使房价平稳过渡,这对缓解房价压力有一定好处,同时也减少了房企的压力。

  另外,自银行利率市场化后形成了银行对于放贷的控制非常严格,这使得一些房企出现了资金方面的压力,其实不仅仅是外地,上海很多房企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不过,从房企的角度而言,上海市场还是相对稳定的,即使销量和供应量可能会出现略紧,但上海的市场发展依然稳健。目前来看,成交仍然比较慢,房企还是会希望抓住每一个潜在购房者,所以未来的折扣和促销力度都可能更大。(杨健)

  供地缩减是房价上涨信号

  事实上,土地供应量缩减给了市场一个信号,即上海房价是不会跌的。首先,土地供应量少了,对房企而言有紧迫感,存量少的房企必须去拿地,那么激烈竞争下的结果是溢价率上涨,地价高了,很有可能会拉升房价。另外,供应的减少有利于缓解目前商品房供大于求的状况,让楼市趋于合理健康,促使房价维持平稳地上涨。

  当然,就房企而言,土地供应少了对于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房企绝对是个利好消息,相反,对于将要拿地的房企,可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因为僧多肉少,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预算拿地的可能性增加了。

  当前上海房价正处于中低位,这样的状态不会维持很久。(施建刚)

  房价有望维持小幅上涨

  一般而言,土地供应减少,会促使整个市场出现新一轮的上涨压力。但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观望期。从现在的情况分析,今年前4个月的消化能力比较低,处于一种库存上升的状况,如果这种状况没有改变的话,那可能今年整个销售的情况会比去年大大降低。

  按照目前的趋势,整个市场的压力确实不小。缩减土地供应的决策,正是为缓解房地产市场压力做出的动作。房地产市场要靠自身的动力来改善平淡现状,还是比较困难的,短期内房价有望维持缓慢的小幅上涨。(顾建发)

  谨慎派

  土地实际成交待定,房企资金链依然紧张,短期内市场并不乐观。

  降价潮恐提前来临

  从土地供应以及二手市场等渠道来看,目前上海有很多闲置的土地。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能通过招拍挂拿地的房企,土地供应少了压力就大了;而对于有其他渠道的房企而言,影响并不太大,甚至可能是机会。从长期来看,上海的土地供求关系一定会趋于紧张。

  年初我曾对市场有个预判,当时认为今年6月房企的资金压力就会显现,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房企的现金流大约仅能再支持6个月。而目前的成交情况又不大理想,到了5月份,涨价的可能性本就不大,且大部分房企都在做降价预案且甚至已经有降价了。由此可见,房企资金压力的表现很有可能会提前出现。因此,短期内我认为市场并不乐观。(雷小明)

  房企或面临新一轮洗牌

  土地供应5年来最低,个人认为对房企有利有弊。弊端指供应量少,房企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如果长此以往,会有新一轮的房企洗牌。利好指土地本为不可再生资源。如此一来,对土地要有敬畏之心,拿到地的企业将把品质放在笫一位,要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在目前形势下会逐渐趋于紧张,但这样也会迫使房企寻求多种解决方式,并不会如外界传言的“破产”那么严峻。我个人对未来的上海市场还是看好,因为房地产行业在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一定重要的地位。当然,对于房企而言,有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洗牌,这需要房企用更谨慎的心态拿地,用更认真的态度开发产品。(赵新)

  “僵局”短期内改善无望

  今年上海全年的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下降了30%,这一信息其实对于上海房地产市场而言,影响并不大。按往年来看,相关部门每年平均规划供应1000公顷左右,但实际上,1000公顷的计划都无法完成。据我了解,每年完成规划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此次缩减土地供应,正赶上市场整体环境不佳,个人认为今年可能还是无法完成所有的土地供应,所以土地供应萎缩并不会带来过大影响。

  由于供应计划和完成率是两个概念,最终影响房价的还是实际的住宅供应情况。在房地产市场大环境不佳的现状下,房价预计将持续下滑,且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时间起码要半年或一年。对于购房者而言,建议仍以观望为主。(薛建雄)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