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城设降价上限引争议 深莞一楼盘降价超20%遭拒签

2014年05月30日 16:0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东莞出现开发商降价超过20%导致购房者无法网签的情况。“现在市场信心不足,不降价很难换来成交量。但如果地方政府不让我们大幅降价促销,我们的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过。”一家上市房企营销负责人如是说。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房企目前希望通过降价来促进库存去化,但在价格下调幅度受管控的情况下,此类营销手段的效力大打折扣,“一些房企如不能通过大降价增加成交量,不排除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可能”。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彭琳

  低于备案价网签遭锁屏

  据此前媒体披露,东莞南城刚需大盘世纪城·幸福公馆于4月底开盘时,其中一栋楼推出带精装修的特价房,整体均价约为9800元/平方米。而东莞市物价局网站上,该栋备案的整体均价为12439元/平方米。也就是说,这部分房源价格下降幅度高达21%,明显超过了规定的15%。

  记者了解到,部分购房者买到该特价房后发现,由于这批房源违反了当地政府“超过备案价15%降幅,需重新备案”的规定,无法进行网签。

  29日,记者致电世纪城·幸福公馆售楼处,一位销售人员表示,开发商会想办法解决的,客户不用担心。当记者追问目前销售情况时,上述销售人员表示暂时不方便透露。

  东莞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曾就此表示,该楼盘后来提交了备案价格调整申请,目前的销售价格仍以旧的备案价为依据,在房管局未录入新的备案价格前,如果成交价低于备案价15%,商品房网上销售系统会自动锁屏,签不了买卖合同。

  “此类政策的出台,会削弱购房者对于房价大幅下滑的预期。”上海易居研究员严跃进分析,如果这些楼盘的降价幅度受牵制,那么购房者入市的节奏就会加快。尤其压抑已久的购房者看到房价下降面临阻力时,整个楼市的入市情绪会被带动起来。

  多城设15%—20%降价上限

  据了解,早在2011年,东莞住建局、房管部门就联合发布文件规定,新建商品住房项目,销售价格一经备案,将自动设置15%的下调限幅。“这几年一直都是这样管制的,东莞的开发商都知道,我们对涨价重新备案的审核时间是2个月,降价走完流程需要20天左右,从审批时间上也能看出,降价比涨价相对要容易。”上述东莞物价局工作人员说。

  此外,深圳、上海及南京等地都有类似的规定。本报昨日报道,杭州对房企项目降价超过备案价格15%不予网签。

  2011年第四季度,龙湖、绿地、中海地产等大型房企在上海的多个项目房价下调幅度超过20%,其中一些项目的售楼处被前期业主打砸。针对楼市乱象,上海市于当年11月出台措施,规定项目销售价格浮动幅度超过20%,开发企业需要重新备案审批。

  自2010年9月起,深圳对房企降价设置了15%的上限,对超出备案价格的楼盘均不予网签。深圳规划国土委有关人士曾表示,深圳是最早明文规定对涨价和降价行为进行管制的,而大部分城市只是暗中执行而已,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管控系统。

  据上海易居严跃进分析,很多城市设置降价幅度,实际上是出于维护价格稳定的目的。目前很多房企的降价有炒作的嫌疑,所以,政府通过明确下降幅度,防止部分房企的尾盘大降价做法。

  “限降”举措引发争议

  这种限制房企降价幅度的做法,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此举有违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精神,也有人认为此举可以稳定市场秩序。

  有不少业内人士称,本届政府的改革思路是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限制房企降价的行为与这一思路相悖。

  “当初出台这个规定时,主要是为了控制房价上涨,抑制开发商随意乱涨价,如果不管制,这几年房价恐怕难以想象。”上述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内部人士认为,商品房是特殊商品,需要政府管理指导定价。他表示,现在处于楼市下行期,购房者应理解政府限降行为是有意维护市场稳定,因为房价过度下滑不利于经济稳定。

  上海易居严跃进则认为,从目前情况看,限制降价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是利好。政府的限降做法看似损害了房企定价自主权,但实际上能在一定时间内促使购房者加快入市,也有利于房企库存的去化。

  严跃进认为,可以预计在二季度和三季度,整个楼市有下行风险,这也意味着此类楼盘的售价将面临一个下降的可能。那么地方政府的限降措施就会持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很多房企会纷纷申请调低备案价格,从而让降价满足地方政府的监管要求。”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