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地市松绑限购成风 二三线城市成“松绑”主力

2014年05月30日 16:5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每逢楼市低迷,地方政府总会有异动。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各地关于楼市政策调整的消息就没有中断过。从南宁至无锡,再到佛山天津。不断传出的“松绑”传闻有的被证实,有的被腰斩,有的则是不了了之。但可以看出,在房地产市场高库存的压力之下,仍然依靠土地财政支撑的二三线政府已经开始有点按耐不住了。而地方政府“新政策”越来越切中要点,限购、限贷等已经成为松绑的主要对象。

  二三线城市成“松绑”主力

  自4月以来,全国不少二三线城市针对楼市的新政频频,而与以往不同,此轮的新政潮涉及的目标都非常明确,针对的都是加在楼市头上的“限购”、“限价”和“限贷”等限字政策。

  4月底,无锡公布《无锡市户籍准入登记规定》新政,规定自2014年5月1日起在该市购买成套商品住宅(含二手房)、户均建筑面积达60平方米以上,且在该市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准予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来无锡落户;杭州、长沙有关部门在3月底相继召开房企沟通会,有关部门在会上向房企透露,正在制定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其中包括松绑限购及降低二套房贷款门槛等。

  广西南宁市成为第一个直接将松绑目标面向“限购”的地方政府。据南宁房管局发文称,从2014年4月25日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市户籍居民家庭可参照南宁市户籍居民家庭政策在南宁市购房。当天,天津滨海新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促进滨海新区楼市发展,滨海将实施差别化限购,只要滨海范围内无房即可在新区购房;并将推出共有产权模式购房政策,交一成首付就能先住房。

  广西之后,安徽铜陵市政府也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在住房公积金贷款、契税补贴等方面配套制定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新政策已于5月1日起实施。《意见》主要涉及契税和公积金贷款等方面。在契税方面,凡是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铜陵市(含铜陵县和开发区)购买家庭唯一普通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普通商品住房是指单套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及以下)的,由同级财政按房价1%的比例给予契税补贴。同时,适当放宽外地购房居民户籍迁入铜陵的条件,《意见》提出,外地居民在该市购商品住房,可凭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购房发票、契税完税凭证办理户口迁入手续,改变了以往必须办理房屋产权证后方可迁入户口的限制性条件,但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之前不得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

  地方政府推新政曾一度推进至广州周边区域。5月9日,“佛山市政府拟在佛山五区调整限购政策,调整将以高明区先行试点,并陆续在三水区与顺德区试行”的消息被传出而且被相关部门证实。尽管佛山新政再度夭折,但二三线城市政府的焦急心态已表现得十分明显。

  “松绑”背后是高库存

  二三线城市再度成为调整楼市政策的排头兵,其原因很大程度成于这些区域面临着巨大的楼市库存。今年楼市成交低迷,二三线城市甚至部分一线城市面临着较大的去库存压力。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前两年疯狂拍地后,今年将有大量的新盘新货推出市场。市场库存量仍在不断地增加。

  据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国内35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一线城市303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12.4%;二线城市总量1806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19.2%;三线城市379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27.6%。从数据上看,二三线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增长速度最快。

  与持续增长的库存量相比,今年的一手住宅销售却呈现出萎缩的态势。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监测的54个城市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新建住宅合计成交23.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47%,其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均有明显下挫,降幅分别为40%、65%、32%。相对于2013年的历史同期成交高位,2014年“五一”假期成交量较2011年及2012年分别下降19%和36%,为近四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在行情低迷的市场中,二三线城市首当其冲,再加上库存增加,不仅是房企,地方政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南方日报记者 蒋劲劲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