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购物中心冷眼看百货转型 建筑布局存硬伤

2014年06月18日 11:00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在零售业慢增长的环境下,传统百货正加速向购物中心靠拢。面对这波百货洪流,购物中心的负责人似乎不太担心。在这些经营者看来,百货转型存在先天不足,短期内难以对购物中心形成较大冲击。

  建筑布局存硬伤

  购物中心越来越受到青睐与布局、动线设计的人性化和舒适度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是受到环境营销的一种复杂行为,建筑设计影响着消费者收集信息、比较、评估商品的顺畅和愉悦度。购物中心空间归纳越合理,消费者的运动情态和速度将被隐形控制,对于提高购物中心营业额大有益处。

  不过,在过去由于忽视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习惯的研究,百货店的建筑形态往往僵化死板,楼层高低、商场动线、店铺布局等都未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在华润五彩城总经理祝林看来,目前,购物中心建筑设计大多量体裁衣,但过去的百货店经营载体相对固化,这是百货转型中难以逆转的劣势。悠唐购物中心总经理罗松认为,百货店的建筑结构、动线等是先天硬伤,这块短板要想修补非常困难。

  虽然购物环境难言优越,但罗松认为,多数百货店区位优势明显,在核心商圈的黄金位置依然是由百货店把守,这一点是购物中心无法赶超的。尤其对于新兴购物中心而言,在没有好区位的情况下,依照目前的市场环境培育商圈也存在不小挑战。

  运营思维待突破

  目前,百货店的主流转型方式是对商场业态进行扩充,成为零售、餐饮、娱乐、儿童等多种业态混合的集合店,在功能性上更接近购物中心。通过这一类型的改变,百货店更像是类百货形态的购物中心。不过,只停留在这一层面远远不够,招商与经营团队需要在思维上进行转变。

  也许这是一种有落差的改变,百货经营者需要适应地位被撼动后的妥协。北京apm推广部经理张晓阳表示,做百货时讲究商品的管理,运营购物中心更强调品类、门店的管理。传统百货运营者需转换拔高营业额的盈利模式,转向琢磨店铺与店铺之间如何进行客流共享、业态互动。

  远洋未来广场总经理吴瞳认为,百货转型若只是进行浅层的业态增添,对于整体转型并无太大作用。百货店跟风式地对体验业态集体扩充在日后也会埋下隐患,这种隐患就与现在仍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如出一辙。吴瞳表示,百货和购物中心现在并非传统直接的竞争关系,目前零售业主打商业区的概念,只有形成良好的竞争和互补,共同打造出吸引客流的商圈,才能使各项目取得良好的发展。

  业态模式需创新

  消费者购物一般分为目的性购物和随机性购物两类。选择百货店的消费者往往是目的性客种。不少百货店在转型时选择强化优势品类,不再抓全客层而更看重细分客群。

  祝林表示,受空间限制,百货的业态丰富度有限,大而全路线不如小而精。在吴瞳看来,精品小百货才是百货转型的方向,这种模式在日本等国家已经取得成功。百货转型应挖掘市场小空白,努力打造精品小百货。百货在化妆品、传统零售业态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坪效高于传统购物中心。

  虽然细分市场能为百货业获得稳定忠实的顾客,但过去百货店经营主要围绕商品展开,对消费者了解甚少。在购物中心,大数据已开始发挥顾客消费习惯、动线走势的研究作用,对于要挖掘细分市场的百货店来说,琢磨精准客群更是必要的研究课题。

  不过,一旦针对细分客群展开,百货店的每一步调整与定位转换都需格外谨慎,因为押宝细分客群,一旦剑走偏锋风险也随之加大。

  经营优势要放大

  在消费者主导的市场中,百货与购物中心释放着不同的优势。百货从商品精细化管理中获得的高坪效让购物中心艳羡。购物中心从快时尚、餐饮赢得的大量客流让百货垂涎。

  金融街商用总经理姚启怀表示,购物中心与百货都在顺势而变。目前,购物中心也进入密集调整期,商业需要培养和不断关注。

  坐以待毙一定不会有明天,在姚启怀看来,从商户、租户转向研究消费者需要时间转变,二者都需要快速找到秘诀。祝林认为,目前购物中心零售品牌普遍薄弱,百货店在这一方面一直保有优势,需要购物中心学习和借鉴。只掌握客流并不足够,购物中心既需要满足顾客需求也要讲究盈利。

  短期内,老百货可能很难追赶上被超越的距离,但祝林认为,如果建筑设计、环境优化后的新型百货出现,发展不一定会落后购物中心。品牌商进驻百货的成本远小于购物中心,从某种程度上看来,百货业仍有潜力和机会。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文 张笑嫣/摄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