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遗产周边设30米以上缓冲区 大型建设项目需报批

2014年06月24日 16:0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在大运河申遗的8年“长跑”中,各级、各地文物部门多次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遗产领域的专家前来考察指导。其间,负责申遗工作的教科文组织有关专家向中国提出,在纳入申遗目录的遗产点段周围,划定一定范围为“缓冲区”,以便加大对遗产的保护力度。

  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介绍,缓冲区相当于我国各级政府重点文保单位中,在其周围划定一定的保护范围。但就是这么一个要求,把一些省市给难住了。

  据介绍,在一些省市,在划定缓冲区时,因为部门、地区利益对立,方案根本就通不过。尤其是在南方一些迄今运河航运仍十分发达的城市,由于运河两岸居民众多,有的处于城市黄金地带,划定缓冲区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既往的建设计划,因此推行起来困难重重。在此情形下,山东划定大运河文化遗产缓冲区的意志非常明确,根据情况,入选遗产点外均划定了30米至500米不等的缓冲区,在遗产点段处明确标明,并向社会通报。由少平透露,山东的这项工作不仅走在其他沿运省市前头,而且增强了中国申遗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前的“说话”分量,有力支持了全国大运河申遗工作。

  实际上,像山东临清等市,由于运河就在闹市区,划定缓冲区时,当地也感到压力颇大。根据世遗有关要求,划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缓冲区的地带,若当地政府再进行大型建设项目,需报请世界遗产组织下设的国际遗产理事会批准,而居民日常因生产生活需要进行的一般建设项目,也应得到省文物行政部门的批准。

  据悉,此次进入大运河世遗目录的全国8个省级行政区、35个地级市,申报遗产区面积20819公顷,缓冲区面积52747公顷。其中,我省遗产区面积为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均超过全国半数。

  谢治秀介绍,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山东创下多个“第一”。其中就有率先在全国规划设计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这不仅是一个文化遗产的规划,更是一个对遗产如何科学利用的规划。它的实施,将有利于利用好大运河的资源,助推山东西部地区隆起,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与以往文物工作仅仅强调“保护”有所不同,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则主张在保护前提下,花更多精力用于科学利用,意在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现了“申遗的最终目的是有序利用”的理念。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