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住宅产业化成趋势 济南人能否爱上"组装住宅"

2014年07月29日 11:01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什么是住宅产业化?业内人士形象地将之比喻为“搭积木”。就如造汽车一样,楼板、墙、楼梯等在工厂里由人工打造,并运到工地进行组装。随着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住宅产业化成为潜力巨大的热门产业。据估算,如果我国全面推广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年市场容量可达1万亿元以上(总产值)。

  2012年7月,济南成为全国第三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如今,深圳、沈阳等地已经走在了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前列。对济南而言,把住宅产业化发展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可谓任重而道远,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也需要企业的积极作为,更需要社会对住宅产业化的广泛认同。

  工业化住宅的兴起主要是在二战之后。上世纪5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掀起住宅工业化高潮,上世纪60年代发展到欧洲各国,并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如今,不少发达国家的住宅产业化普及率非常高。以建筑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日本来说,住宅产业化比例高达80%。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推进建筑工业化,到上世纪80年代一度停滞下来,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住宅产业化,但发展也不理想。谈及原因,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叶明认为,从客观上讲,主要是人力成本低,劳动力市场充裕,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市场需求。从主观上看,一是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目的性不强,为工业而工业、为产业化而产业化,带有主观发展的盲目性;二是对产业化的主体认识不到位,过度依赖房地产企业。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建立了3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深圳、沈阳、济南)、39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为了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通过减税、奖励建筑面积等方式大力刺激企业推广住宅产业化的积极性。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建设势在必行。优势住宅产业化

  我国传统住宅的设计寿命一般为50年,实际平均使用寿命仅为30年左右。住宅产业化技术的设计使用寿命在100年以上。

  济南西站附近的一所小学,采用住宅产业化技术建设,从开工到初步完工只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

  一般节材率达20%以上、施工节水率达60%以上、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

  每平方米建造成本要高300-400元,建安成本增加1/5

  当前,随着国家住宅产业化的要求越来越明确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许多城市已认识到住宅产业化是发展现代经济的一个新起点,竞相整合资源、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发展住宅产业化。

  沈阳将发展住宅产业化做为硬性指标:在城市二环区域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开发建设项目,必须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开发建设,项目装配化率需达到20%以上。2013年上海20%供地面积采用住宅产业化技术,之后每年递增5%,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认为,住宅产业化正成为促进形成社会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这点越来越被地方政府所认同。

  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房地产业成为济南的支柱性产业。但与时同时,济南却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本土房地产企业。在住宅产业化即将驶入快车道的机遇前,济南抢占了有利位置。2012年7月,我市成为全国第3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

  为了抓住住宅产业化机遇,我市提出,到2016年底,全市采用住宅产业化技术建设的项目面积占新建项目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到2018年底不低于50%,打造千亿元产值实体产业,形成立足济南、服务周边、辐射全省的示范效应。

  虽然我市在住宅产业化研发方面起步较早,但和其他试点城市尤其是搞得较好的示范城市相比,有许多工作已落在了后面,特别是开工面积少、发展规模小已经成为制约我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对济南而言,做大做强住宅产业化,其意义不仅是带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还意味着能通过把住宅产业化做成支柱性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成为推动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推动我市的住宅产业化做大做强,既需要企业实施技术升级、降低生产成本,也需要“政府的一把小火”,通过政府的引导破解发展难题。当然,还需要加大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人和单位了解、支持住宅产业化。一旦这些关系理顺了,住宅产业化在市场上很可能形成燎原之势。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