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4万亿地方债偿还风险加剧 专家:低价卖地还债不可行

2014年08月04日 17:20 来源:央广网财经 参与互动(0)

  【导读】2.4万亿地方债偿还风险加剧,银行高层说“地方债快捂不住了”。

  央广网财经北京8月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地方债的风险正在不断显现。一位银行部门省级分行的领导最近说,“现在银行跟地方政府只能握手不敢拥抱。因为十个茶壶七个盖,许多地方债务问题都快捂不住了。”湖南一位地级市的副市长也诉苦:“现在从银行融资越来越难,逼得政府一天到晚找抵押物。银行的贷款财政担保已经不灵了,必须要人大‘背书’。不少地方被迫通过中介机构融资,高利率也要咬牙贷,短期过桥资金的利率甚至达到15%。一笔钱拿下来,到账的资金已扣除利息,剩下的拿出很大一块去还旧债,越来越难以维持。

  截至去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大约11万亿元,而今年需要偿还的债务占债务总余额的22%,这意味着今年地方政府需偿还债务高达2.4万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多地财政收入吃紧,这又加重了地方偿债压力。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此前说,今年是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如何破解困局?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地方政府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经济之声:现在已经进入到下半年,大家可以预期的是,为了实现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估计稳增长政策将会继续发力,这对于地方债来说意味着什么?

  向松祚:现在地方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债务的总规模比较大,全口径的地方债务,按照我们的估算,其实比官方的数字还要高一些,全口径的地方债务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担保责任甚至还包括一些连带担保责任的债务,总的债务加起来一年是接近19万个亿,直接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大约是11万亿、12万亿,这个量本身已经非常大。

  第二,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现在面临短缺甚至枯竭的危险。首先,卖地的收入在下降,此外,其他类型的税收收入的增速也在放缓,更重要的是现在正规的金融机构、银行,特别是银行现在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已经非常慎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基本上已经停债了。

  现在地方政府该怎么办?第一步就是要确保能够还息,如果不够还利息的话,就很麻烦了,那本金肯定还不了,就直接违约了,所以第一步要确保不要违约,就是要还利息。第二步要加强研究债务重组的方案,也就是说,这些债务有的可能展期的要展期,有的可能需要置换的要置换,有的可能要通过其他引入民营资本、私人资本的方式实现能够置换的要置换,能够重组的要重组。第三步,可能还需要开辟一些新的融资渠道,特别是有些项目的融资可能不能再指望从银行贷款,从高利贷融资,这种办法已经持续不下去了。

  经济之声:现在看来,进一步加杠杆是不可避免的,大家非常担心债务的过度膨胀带来的稳增长能力的下降会不会导致影子银行再度扩张,刚性兑付卷土重来,项目偿债能力弱化,这些风险值得警惕吗?

  向松祚:现在各个地方政府都采取了办法,其实仍然还是一些短期的办法,因为我们从银行调研的结果看到,现在地方政府还是在拼命融资,比如说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的金融办,几乎都集体出动去找钱。现在为什么急于找钱?一个是借新还旧,因为现在确实有些贷款已经到期了,到期了必须还。第二是要确保还利息,现在确实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出现问题,这个风险会传导到影子银行。此外,有些地方政府在委托第三方融资机构直接搞高利贷的融资,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地方政府必须要想别的办法,因为高利贷的利息成本这么高,未来是不可持续的。

  经济之声:财政收入吃紧使得地方政府更加依赖卖地偿债。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收入达到2万1129亿元,同比增长26%。不过,由于楼市低迷,土地市场不景气,6月份地方卖地收入同比增幅跌至7.3%。南方某市官员说,由于当地土地市场不景气,多次出现土地流拍现象,但价格低也要忍痛卖,为还债“广卖薄收”,低价卖地能见效吗?

  向松祚: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可能降低土地价格也卖不出去。其实我倒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事,可以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很多地方政府还有一些地方国有企业不愿意撒手,其实很多省市如果把他们持有的国有的股权出让一部分,完全可以把现在的债务问题解决掉,但他们不愿意做这个事。

  现在地方政府不要再完全以来卖地来创收了,因为首先,地卖不出去;第二,有些地已经不能再卖了。我觉得地方可以出让国有企业的股权,不需要全部卖,只要卖一部分就完全可以偿还今年的债。与此同时,也正好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现在地方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财政收入,不能再单纯依靠卖地,甚至降低卖地价格,否则的话,过一段时间可能就卖不下去了。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