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楼市存货要一年才能卖完

2014年09月02日 09:18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0)

  有机构检测监测阳光家缘网统计数据显示,8月中旬以来,广州可售货量在金九银十到来前再创历史新高。昨日黄先生跟记者报料:“最近不少销售人员都说,9月份‘穗六条’要取消了,限购松绑了,到时候房价就会涨了,要赶紧买。”但假如真松绑,楼价能“打鸡血”止跌上扬吗?

  “金九银十”在即,广州楼市供应量再创近年来新高。广州阳光家缘数据显示,到8月30日,广州楼市未售货量再攀升到138345套,可售货量达66533套。

  中原地产项目部经理黄韬预计,今年“金九银十”时期,广州房屋供应量约在7万~8万套。有开发商人士透露:“从今年6月份开始监测的到访人数、开盘首日去化率等等多个数据,都在不断下滑。”

  统计数据显示,广州楼市7月供求比达1.7(供求比方面,在0.8~1.2之间较为平衡,高于1.2市场呈现供大于求,低于0.8则为供不应求),存量高达876万平方米, 消化周期为16.35个月。从一线城市来看,广州的供求比低于北京、深圳,但高于上海;存量低于北京,但高于上海、深圳;而从消化周期来看,广州低于北京、深圳,但高于上海。

  9月份会不会松绑?

  楼市走低,受牵连的土地市场也持续吹冷风,有专家认为,广州楼市的走低除了考验开发商的资金链,也考验政府的财政收入。广东省房协理事赵卓文认为,高地价、高房价、高入市门槛的市场,难有持续性。今年的中国房地产尴尬在于,所有人都在要钱,却缺少了埋单的人。最近楼市开始传出广州即将取消“穗六条”、松绑限购的说法。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即便松绑限购也不会来得这么快。中原地产项目部经理黄韬认为,广州限购松绑政策最快也要今年10月份或者明年年初才有可能出台。目前广州出台房屋限购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主要缘于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市场方面,现在广州市房屋市场发展保持稳定,政府没有必要出台松绑的政策来刺激需求;第二个原因就是从政策方面,按照广州市政府的惯例,广州通常会跟随北京、上海等城市,很少率先作出某项政策。

  如松绑是否不降价?

  满堂红地产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认为,如果广州出台限购松绑政策,对广州楼市不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都会有一个刺激作用。因为对于一些没有贷款困扰的外地客户来说,限购放松意味着他们购房门槛降低,可以很快进入房屋市场。至少可以刺激20%的消费需求,成交量也将上升两成左右。一些供应量不大的楼盘,很可能会收回原先的优惠手段。

  广州市房地产专家吴定金则认为,如果限购松绑,一定会成为促进成交的大卖点。但从佛山等已松绑限购的城市经验来看,开发商最应该做的,是借限购松绑的东风继续降价促销出货,一旦有捂盘待涨等行为反而会错过时机。对于广州楼市来说,如果信贷不放松,其筑底期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到来,此前还是要靠降价促销。

  他山之石

  佛山松绑促销效应仅两周

  吴定金介绍,从监测到的情况来看,多地限购松绑后对楼市的“打鸡血”效用期,最长不超过2周。佛山是目前为止限购松绑城市中表现最好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它是唯一一个在一线城市旁边松绑的城市,换房客和广州客在松绑后进入了市场;另外,开发商推货政策上的配合,并没有涨价,而是降价让利。而捂盘的开发商则错过了机会,目前市场已经恢复了平静,对广州楼盘也没形成什么威胁。

  黄韬表示,佛山出台的限购松绑政策,对其楼市短期内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难以支撑楼市。

  相关新闻

  停车费新政满月 车位成交增八成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田桂丹 实习生 黄晋楠) 广州被称为中国最贵的停车收费方案已实施满月,广州车位成交出现“井喷”。记者昨日从相关机构获悉,根据截取的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阳光家缘数据显示,上月广州一手车位成交套数同比大增近84%,均价则大涨了约12%。其中中心六区成交套数更是大增近3倍,其中黄埔大增10倍。

  据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监测阳光家缘网统计数据显示,8月广州一手车位成交2387套,均价15503元/m2;成交套数环比7月的1300套大增83.62%,均价则环比7月的13860元/m2大涨了11.85%。

  区域成交套数方面,冠军花都成交534套,亚军黄埔成交473个车位,季军白云成交473个车位,合计超过全市成交近半。花都、黄埔、白云、荔湾、海珠越秀成交的车位数量都有翻番以上的增加,中心六区成交套数大增286.76%。(记者 田桂丹 实习生 杨晋楠)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