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建筑评论家彭培根:用理性建筑提升城市品质

2014年09月19日 11:09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7月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向长沙提出“五个怎么办”的新课题,其中之一是“面对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新任务,长沙怎么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破解这一课题的路径,就是强力推进品质长沙建设,以品质赢得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城市品质的提升涉及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文明素养等多个方面,其中建筑设计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品质长沙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建筑设计理念?对于从国外引进的建筑设计,应注意哪些原则?建筑设计要如何突出本地特色?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祖籍长沙的著名建筑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彭培根先生。

  建筑物的审美具有大众性、地域性

  记者:您认为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有何关系?作为建筑评论家,您一般根据哪些因素来评论一座建筑的成败?

  彭培根:建筑可说是反映当代人类文化进程的、创造明日更好(或破坏现有)生活环境的科学、哲学及艺术的综合结晶。但如果用老子的思想观点来看建筑,那建筑就是一把“双刃剑”,有正面也有负面作用。优秀的建筑能在反映当代人类文明进程中起到正面的作用;而形式主义的、哗众取宠的建筑物,不但不会“创造明日更好生活环境”,反而会破坏环境。

  我在清华大学主讲《理性建筑》课程,我对建筑设计的评论很少说“好看不好看”,而是主要依据几条基本原则来评价:一是符不符合建筑法规的规定,尤其是符不符合“消防规范”;二是在节能方面,符不符合国际通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三是在使用功能方面,是否妨碍了“以人为本”的正常功能;四是公共建筑有没有因为搞形象工程而造成了“高高在上”和“冷酷威严”的形象。

  记者:您很少评论建筑物“好看不好看”,是否意味着建筑设计的美观性并不重要?

  彭培根:一座建筑物美不美,正如饭馆里菜肴的味道好不好,要由大众来品味。建筑物外形的漂亮与否,主要取决于大众的观感。楼房不是只为几个建筑师造的,而是为大众造的。因此,建筑设计美观与否,应该公示方案,征求大众意见。另外,在艺术审美这个领域,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传统。比如我们湖南人喜欢吃辣椒炒肉,这是许多年来味觉审美熏陶的结果,对我们来说,它就是美好的,如果你硬要把麦当劳塞给我,取代辣椒炒肉,并且写一万卷书试图证明麦当劳比青椒炒肉好吃,我们也是无论如何不买账的。因此,建筑物的审美具有地域性,在设计时应坚持文化自主性。

  引入外来建筑应去粗取精

  记者:当前一些城市热衷于邀请外国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您认为这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必要举措吗?

  彭培根:据我所知,95%的外国建筑师在中国所做的设计都还不错。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大城市,可看到很多由加拿大、美国、欧洲的建筑师们设计的建筑物,长沙也有不少。这些建筑一半以上是非常新颖又不夸张过头的,功能完善,造价并不太离谱。我们在培养民族建筑师的同时,绝不反对继续交些学费,引进国外的优秀建筑设计。这是提升城市品质、使城市更具现代化气息的必要之举。

  但我们也应看到,近年来,一些城市追求“奢靡崇洋”的建筑设计,这股追求“视觉刺激”和“另类”新颖的怪风,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反而不利,我们应坚决反对那些外国建筑师在他们自己国家也绝不允许实施的建筑设计。对那些违反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违反基本结构原理或国际通用安全规范的建筑设计,我们也应坚决反对。

  建筑设计应突出地域特色和理性之美

  记者:您对“理性建筑”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建筑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彭培根:建筑的美是理性之美,故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它是从特有的包括结构、技术和功能等要求的实用性中渗透出来的一种品质。建筑必须讲求理性,即物理、生理、心理和伦理,这四理层层递进。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现代建筑遵循的金科玉律,就是“形随功能而生”;近20多年来,欧美国家建筑设计强调“要回到基本功能”,建筑风格的主流思潮是“追求落落大方与亲切可人”。这就是理性建筑。而那种“首先注重美观,然后才在可能的条件下做到经济、适用”的建筑设计趋势,会把整个社会的建筑带到一条一味争奇斗艳的歪路上,是本末倒置,与理性建筑的追求是格格不入的。

  我认为,朴实大方、功能合理、符合中国实际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才是国内真正需要的建筑。本土特色是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一脉相传的。要想落实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建筑师就必须对中国的文化有一个通盘的了解,还要吃透它、消化它,再通过现代化的科技与手段,让这些文化特色重新焕发现代化的生机。

  提升城市品质需更多的本土化设计

  记者:建筑设计如何在创新中追求更美?对于强力推进品质长沙建设,您能否从建筑设计方面提点建议?

  彭培根:建筑设计的创新并不难,难的是要创造一种既能传承传统之美又能兼有一种新美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难。其实国内也不乏世界级的规划大师和建筑师,湖南本地就有几位。例如唐勇志和文杰,他们也是具有国际水平的长沙“麓谷公园”的设计人。

  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关键的一点,便是由于它拥有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也是由于它拥有一个民族数千年来逐步模塑而成的审美心理习惯。长沙作为山水洲城,又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它鲜明的个性特点,应该注重本土化设计,融入更多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东西。要克服那种贪大求洋、浪费资源、缺乏特色的设计,使建筑物真正“实用、经济、美观”。

  人物簿

  彭培根,加籍华人,祖籍湖南长沙,1943年出生于安徽阜阳。清华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第一位获得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外籍建筑师。他还是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2009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建国六十周年对城乡建设有贡献人物”之一。彭培根及其于1985年创办的大地建筑事务所(国际)的建筑设计作品遍布全国各地,如厦门总体规划、广州花都机场办公住宅商业区的规划等。今年被远大科技集团聘请为首席生态建筑师。

【编辑:马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