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邯郸房企集资93亿无力兑付 楼市库存消化或需10年(2)

2014年09月22日 07:4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楼市库存消化或需10年

  作为三线城市,目前邯郸的房价普遍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有的高档小区达七八千元,邯郸人的整体印象是:今年房价虽有下降,但降幅不大。

  巨大的库存量成为邯郸楼市的主要问题。当地一位地产界人士称,邯郸高峰时有500家开发商,近300多个预售楼盘,而且很多大型楼盘。赵都新城20000户能容纳,类似还有汉城花都、中央公园等大型楼盘,这些存量楼盘足可以容纳邯郸160万的中心城区人口。

  记者到邯郸市房管局采访,但对方拒绝向记者透露邯郸楼市相关数字。公开数据显示,邯郸市仅在2013年主城区回迁房开工就达10470套(户)、竣工15351套(户)。另外,有邯郸当地房地产研究机构人士分析,邯郸在售和预售的商品房项目共约3480万平方米。而2013年,邯郸商品房年售总面积为355.8万平方米,以此测算,当地商品房存量需要消化近10年。

  不过,冀主任认为,不能仅凭几个数字来判断邯郸楼市的过剩,“现在邯郸市吸引了大量来自周边县的购房者,有些楼盘一半都是周边县市的业主。现在正在推进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口会进城。”

  邯郸市委书记高志宏在最近的房企座谈会上也提到,随着该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房地产业的发展优势将愈加明显,企业一定要高瞻远瞩,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邯郸原来的炒房者李锋看来,现在邯郸楼市存在大量泡沫,今年邯郸市卖楼的广告成为多年未有的风景,不仅大街上,售楼广告直接做到家门口,地产公司全体职工上阵卖楼,“但现在炒房团已经消失,投资性购房几乎为零,刚需该买的基本买了,但库存依然居高不下。”

  李锋说,由于拖欠工程款、材料款,不少开发商直接用房子抵押,这使得建筑商、材料供应商也成为卖房者。而且建筑商手里的楼盘更优惠,这是一种变相的降价。

  根据搜房网数据,上半年邯郸市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5814套,1月邯郸楼市的新房成交套数为1328套,为上半年最高点,4月仅成交751套,进入五六月楼市仍然低迷。

  在楼市销量低迷的背景下,邯郸开发商的资金链断裂苗头已显现。今年8月8日,邯郸市政府通报了2014年以来非法建设、拖欠工程款和工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建设(开发)、施工单位和个人,其中涉及玮泰地产等7家开发商,河北工程建设等10余家建筑商。

  这些现象增加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房企业绩下滑销售不畅,导致资金链进一步紧张。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企业库存去化压力攀升,而资金回笼紧张,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多位投资者说,有些房企本身没那么大的问题,但是金世纪作为邯郸的标杆房企,它曝出问题后,其他房企跟风,有钱也不兑付。

  记者在金世纪总部新世纪广场26楼看到,整个公司已人去楼空,只有几十名投资者,而金世纪获得的荣誉称号摆满了整个房间,其中包括“2012年邯郸市十佳房地产企业”奖状。

  当地政府打击非法集资

  事实上,在7月份邯郸地产商连连曝出问题后,8月19日,邯郸市即召开了全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8月26日,邯郸市再度召开打击非法集资会议,并于当天发出通告,敦促各类非法集资人员和机构负责人于今年9月30日前主动投案自首,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开展案件调查。

  这份通告的对象为 “各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的客户经理或其他人员”。参与办案的官员称,之所以拿这个群体的人“开刀”,邯郸市政府方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高压的态势让这个群体的人将不当获利“吐”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这个群体可以将非法集资的企业或团体的整个骨架搞清楚,这样在下一步的部署和打击行动中,将更有针对性。

  此前,邯郸市一名官员透露,现在邯郸经侦全力追查这些非法集资案,有些开发商有十几个账户,但是账上只有十几块钱,不排除有些资金转移,“现在能想到的办法我们都想到了。”

  近期,打击处置非法集资成为邯郸市政府的主题。9月4日、9月10日,短短几天内,邯郸先后召开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会议,市长、副市长牵头调度和部署打击非法集资工作。邯郸市委副书记、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张瑞书在9月10日的会议上说,要强化工作主体责任,把打击非法集资与帮助企业解困相结合,尽最大努力减少集资群众的损失。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邯郸

  (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人为化名)

【编辑:吴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