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投入115亿推进民生工程 5个安置房小区收尾

2014年09月22日 11:19 来源:成都晚报 参与互动(0)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今年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新区通过座谈、调研、走访、微博、微信、网站等方式和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面对面”和“背靠背”相结合,共征集1094项群众意见建议,经过归并、筛选、排序,最终优选推出十类264个民生工程项目,预计全年投入政府财政资金将达115亿元。截至9月中旬,民生工程预算执行已超过六成,有73个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在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的同时,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9月16日出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计划》,着力以制度机制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实现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成都高新区推进“三次创业”提供制度保障。

  建设工程总投资达42.8亿 完成七成目标任务

  亮点:大源组团最大城市公共绿地——大源中央公园一期投用

  2014年以来,在立查立改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先后下达了两批民生工程目标,包括交通先行、教育助学、百姓安居、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等十类264个项目。截至9月中旬,交通先行、教育助学、百姓安居、生态环境、文化体育和基础设施等六类工程总投资达42.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70%。此外,扶贫助困、就业促进、百姓安居工程预算执行进度分别达到了72.2%、66.9%、86.9%,各类民生项目实现有序推进。

  教育 4所新学校建成投用

  今年9月,成都高新区有四所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其中,包括中法合作的蒙彼利埃小学、中和片区的新华学校、大源片区的临江小学和位于高新西区的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这四所学校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明显缓解了周边区域的就学压力,受到不少家长的赞扬。

  据了解,在今年计划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中,教育助学项目达到49个,在十类项目中项目总数居首。除上述新建学校,紫荆小学及保利心语南侧幼儿园、中德英伦南侧幼儿园等6个幼儿园的建设工程,高新实验中学新北校区宿舍及食堂、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宿舍及音乐厅等2所学校硬件提升工程等18个项目列入成都高新区2014年重点建设计划,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交通 多条路段建成通车

  在交通先行项目方面,元华路(剑南大道)高新区段、红星路南延线(科华南路)府河以西段、红星路跨府河桥梁等交通主干道已全部建成通车,府城大道下穿天府大道隧道已于9月开工。

  安居 5个安置房小区收尾

  在百姓安居项目方面,截至8月底,预算执行进度已达86.9%,完成了西部园区顺江小区污水内涝整治、滨河春天小区114号院内涝整治,解决了困扰小区居民污水内涝问题;中和片区龙祥佳苑三期、龙腾苑等5个安置房小区已进入总平收尾阶段,将于今年内陆续建成完工。

  环境 大源新增中央公园

  在生态环境项目方面,大源中央公园项目一期210亩已投入使用,二期正在抓紧实施地面景观作业,计划于今年内全面完工。据了解,大源中央公园位于剑南大道以东,天府二街与天府三街之间,项目用地面积为336亩,地面景观绿化面积约184亩,总投资约4.5亿元。作为成都高新区大源组团最大的城市公共绿地,该公园的设计方案体现了成都高新天府新城“水系绿地链”总体设计理念,建成后将成为大源片区重要的公共休憩空间和生态开敞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生活的好去处。

  《方案》解读

  “9月16日,高新区出台《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着力巩固前一阶段工作成效,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实效。高新区要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突出民生导向,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集中解决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广大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

  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加大制度建设力度

  据悉,该方案针对“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大类问题,细分为13类具体问题,提出整改措施41条,分别明确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牵头部门责任。记者看到,这些措施将实际问题与作风问题、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几乎涵盖了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在整改实际问题的同时,成都高新区着力建章立制,以制度机制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努力实现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在《制度建设计划》中,列出了一份包含26项制度的“制度建设清单”,包括成都高新区《关于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的实施意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各级领导接访工作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预算资金管理办法》《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规定》等。据悉,截至9月中旬,已有15项制度正式出台实施,其他11项制度正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制定社会事业规划 大力改善社会民生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要求,成都高新区在其目标考核中,要“规范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建立符合功能定位和分区规划的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对发展质量、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等的考核”。

  “针对社会事业和民生发展,我们坚持民生问题与产业发展同等摆位、同步推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统筹谋划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成都高新区将尽快出台《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针对作风建设,成都高新区一方面制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办法》,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健全重大民生事项征求群众意见制度;一方面将扎实开展“走基层”活动,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和班子成员联系指导街道和社区工作制度,落实班子成员接访制度和带头接访、带案下访制度,着力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集中整改“城市病” 着力增强交通配套

  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先后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094条,其中不少意见建议反映“城市病”的问题。例如现有道路建设水平滞后,公共交通发展不足,存在“打车难”、公交线路有盲区等出行问题;在建项目搅拌站和施工工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水环境、大气、扬尘污染等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有待提高等。

  针对如何整改“城市病”问题,成都高新区《方案》提出,将积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统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统筹新城建设和老旧城区更新改造。着力实施中和街道旧城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生活设施配套,推动其向现代中心城区转型。针对反映突出的交通配套问题,成都高新区将强化与市交委、市公交集团的联动机制,尽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努力实现“满覆盖”。此外,《方案》提出,将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美化亮化城市环境,打造“四态合一”城市新面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平安高新”建设。

  成都晚报记者 叶燕

  图由成都高新区提供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