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为装配式建筑算笔账 "拼"出来的房子是奢侈品吗? 查看下一页

2014年10月13日 15:23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装配式住宅的部件在预制车间内完成。

                          ■本报记者 蒋娅娅

  很多人也许不相信,我们的房子也可以像造汽车那般将零部件一一拼装而成。这不是玩笑。看似简单和轻松,一个“拼”字背后,是一场建筑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何为拼装房子?其实就是装配式建筑,建筑的部分或大部分构件,如外墙板、柱、梁、楼板、空调板、阳台板等,均在工厂里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将这些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合、拼装成为新的房子。
  如此“拼”出来的房子,因其高效和绿色,在欧美国家早已流行开来。
  而在上海,大力推进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和方向,正越来越清晰——去年8月,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2013年下半年,上海各区(县)政府应在本区域住宅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建筑面积不少于20%的装配式住宅,2014年应不少于25%,2015年应不少于30%。
  今年7月,市建管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中,则将标准进一步提高,要求各区(县)在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今年不低于25%,明年不少于50%,到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就在前不久,市房管局透露,上海目前已竣工这样的装配式住宅60万平方米,计划年内再落实200万平方米。
  即使有着政策的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规模扩张的步伐仍显得有些迟缓。市场人士归咎于建筑成本太高了,开发商多半不愿意去承受。甚至有人把装配式建筑比作建筑中的“奢侈品”。真的是这样吗?不妨为装配式建筑算算账。

  增量成本从何而来

  要说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或推广的因素,一语道破就是高成本。
  其实,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非近几年才启动,1999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上海作为全国较早推进装配式住宅试点的城市之一,第一个项目建设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只不过,装配式建筑高成本对应小市场,市场积极性不高,发展的脚步也就迟缓了。
  理论上,在没有任何外部因素的情况下,建造一幢房子所需的材料是相对固定的,仅以材料成本来比较,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来建造房子,成本也应是比较接近的。事实上,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却比传统方式建造房子要高得多。据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测算,目前,上海的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每平方米的增量成本350元至550元不等,而且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体积或价值占全部构件体积或价值之比)越高,成本也会更高。
  那么,装配式建筑的高成本究竟从何而来?在该位负责人看来,成本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工艺成本。装配式建筑技术难度更高,初期的研发投入,以及预制构件生产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投入,都比较大,转嫁到构件成本上也就更高,除非装配式建筑的体量足够大,使得构件产量达到较大规模,才能摊薄成本;二是物流成本。只有从工厂到施工地点的距离在100公里左右,物流成本才相对合适,若工厂离得太远就不划算了。此外,从整条产业链来看,装配式建筑从规划、设计、生产、运输到施工,各个环节的衔接尚不是很顺畅,也平添了不少成本。
  “近几年,为了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上海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不少政策来引导和扶持。”据介绍,目前的扶持政策主要是建筑面积奖励,对自愿建设装配式建筑的住宅项目,给予预制外墙或叠合外墙预制部分不计入建筑面积的鼓励政策(不超过地面以上计容建筑面积的3%)。不仅如此,还有更加直接的建筑节能专项扶持资金补贴,对于符合要求的装配式住宅项目,预制装配率达到15%以上,每平方米补贴60元人民币,预制装配率达到25%以上,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对于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若达到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或高标准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标准要求的,还会被优先纳入建筑节能专项扶持资金补贴范围,等等。
  只不过,目前这些奖励和补贴,仍远不能覆盖装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

  被忽略的各种“节约”

  对于装配式建筑,很多人只看到了成本的增量,却很容易忽视它带来的效率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用“造汽车”来形容装配式住宅,是因为它和汽车产业一样,属于先进制造业。工厂里统一制造,可以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根据对目前上海试点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测算,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施工过程可实现节能约50%、节水约60%、节材约20%、节地约20%以及减少建筑垃圾约80%。而且,从施工的效益来看,也能提高4-5倍。
  此前,参观远大住宅工业集团在临港园区的构件工厂,记者也实地感受到了生产效率之高。一台布料机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从左往右向下方料盘内滴下混凝土,再由推车送入一旁的养护窑,静置几小时后,一块标准的外墙板就成型了。从布料到送入养护窑,整个过程都由电机控制,时长不超过5分钟,生产效率和质量,都远超人工数倍。此后,这块外墙板就将和其他众多事先在工厂内预制的部件一同被送往建筑工地,组装成住宅。而且如此“拼装”房子,能够事先通过计算机软件“路演”,实际现场作业时间可以节省七成,综合时间成本仅为传统建造方式的1/3。以一幢30层精装修住宅为例,采用装配式建筑工艺,从动工到交付最快10个多月就能搞定,而传统方式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如果说,装配式建筑能实现最大限度地节能以及减少垃圾和碳排放等,更多的是一种环保效益、社会效益。那么对开发商和建设方而言,大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时间成本,则会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和效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装配式建筑初期投入成本虽然更高,但这也不代表它是难以复制的“奢侈品”。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李进军看来,建筑投入不只看建造的初期成本,建成后的维护成本也必须考虑在内。装配式住宅项目在建造阶段的投入可能会多一点,但其后期的维护成本却能大大降低,综合成本其实也不是那么高。
  从万科开发的四季花城、金色里程、城花新园、清林径等4个装配式住宅项目来看,涉及近1800套住宅,自2010年1月陆续交付以来,维修的频率很低,仅有1例外墙渗漏。原因就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一体化、工厂化生产,质量更可控。据说其墙面砖抗拉拔强度比传统方式提高了约9倍之多。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