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为装配式建筑算笔账之取经海外装配式住宅 查看下一页

2014年10月13日 15:5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美国住宅产业化的雏形——汽车房屋

                          ■本报记者 蒋娅娅

  装配式住宅,因其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在海外通常被称之为工业化住宅。欧美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住宅的工业化已经走过很长一段道路。

  美国:灵感来自于汽车房屋

  汽车房屋可以说是美国工业化住宅的一个雏形。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由于贫民住宅需求以及战争等因素,出现了大量汽车拖车式的、用于野营的汽车房屋。当时的汽车住宅十分简易,几乎就是一辆汽车,算不上真正的房子。但受其启发,一些住宅生产厂家也渐渐开始生产外观更像传统住宅,可用大型汽车拉到各个地方直接安装的工业化住宅。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人们对住宅的要求更高了:面积更大,功能更全,外形更美观。于是,美国国会在1976年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 美国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简称“HUD”)同年也出台了美国工业化住宅建设和安全的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
  1976年后,美国所有工业化住宅都必须符合HUD标准。只有达到HUD标准,并拥有独立第三方检查机构出具的证明,工业化住宅才能出售。
  此后,HUD又颁发了联邦工业化住宅安装标准,它是全美所有新建工业化住宅进行初始安装的最低标准,用于审核所有生产商的安装手册和州立安装标准。对于没有颁布安装标准的州,该条款将成为强制执行的标准。
  这些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自出台一直沿用到今天。
  正因为政策的推动,美国工业化住宅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据美国工业化住宅协会统计,2001年,美国的工业化住宅已达到1000万套,占美国住宅总量的7%,为2200万的美国人解决了居住问题。2007年,美国的工业化住宅总值达到118亿美元。目前,在美国,每16个人中就有1个人居住的是工业化住宅。

  日本:认定标准十分严苛

  都说,日本的工业化住宅发展,是一个典范。但日本自身却给出一组数据:目前日本只有20%-25%的住宅属于预制住宅(也就是工业化住宅)。
  比例为何如此之小?答案是:因为预制住宅是按照日本建筑中心对工厂化住宅的认定标准来认定的,该认定标准十分严苛,要求全套住宅建造过程中的2/3或以上在工厂完成,及主要结构部分(墙、柱、地板、梁、屋面、楼梯等)均为工厂生产的规格化部件,并采用装配式工法施工。
  按照香港理工大学李恒教授的观点,如果按照日本建筑中心对工业化住宅的认定标准,香港的预制住宅绝大多数都不能称之为预制住宅了。事实上,在日本85%以上的高层集合住宅,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预制构件。
  在工业化住宅的发展道路上,日本绝对是一个典范。早在1955年,日本就为推动住宅工业化发展,制订了一个住宅建设10年计划,并且在随后每过3-5年就作一些修正。日本政府在1965年制订的住宅5年计划就明确要求,工业化住宅所占的比率(预制构件住宅建设户数/住宅建设总户数)要达到15%。
  不仅如此,为推动住宅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还设立住宅产业的政府咨询机构——审议会。审议会建立了优良住宅部品的审定制度、合理的流通机构和住宅产业综合信息中心,推动标准化工作,发挥了行业协会的作用。
  此外,政府实行住宅技术方案竞赛制度,使参赛获奖的成果商品化,成为企业支柱产品。这从整体上推动了日本预制住宅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住宅产品质量。
  1975年后,日本政府又出台《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规程》和《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技术基准》 两项规范,对整个日本住宅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工业化住宅行业的大规模发展,有赖于政策和标准的完善与推行。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